完本感言
我们眼中的大师,纯洁的和尚,道骨仙风的道士,或者是伟人,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平民百姓,如果深入研究的话,百分之八十的和尚应该都是基佬,社会和世间常态,看多也就见怪不怪了。
所以不要把任何人理想化,圣人化。
关于拼酒
于是那名太监被其他太监打死了,皇帝护卫们赶到后把所有人太监都抓了起来,全部灭杀九族。
这就是人性中的奴性,有人会想,如果当时的太监换成自己,肯定要把皇帝杀了,但实际上,时代的不同,到了现在就要变一种模式。
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绝望至极想要报复社会的时候,会干什么事情?
很显然,从新闻来看,不是去学校砍幼童,就是喝农药自杀。
从没听过去刺杀贪官什么的,哪怕自己命没了也不敢,大人物站在那里让一些人捅,他们都不敢捅。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恶。
两句话实际上都对。
将一百名两三岁的还没形成善恶观的小孩聚在一起,当着他们的面杀一个人,九十八个人在哭,会有一个人在笑。还有一个人不哭不笑,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便是人性。
即便是时代改变了,人还是存在阶级的,怕是骨子里潜意识的怕,敬也是如此。
就像有的学生再野,谁都敢打,老师过来,就吓得收敛起来,还偏要说是尊师重道。
关于性
从出生起,人分男女。稍大点后,人人都会对某器官格外关注。
人不是圣人,虽不能说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但生理需求摆在那里,所以无论男女,一个人无论再好看再丑,都有相关方面的想法和需求。
戏剧性的转变就是,一百名孩子长大后,哭的人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杀手,笑的人却成了大善人。
这便是人性的多变,无可揣摩又不可控。
奴性。
举个有趣的例子,古代某朝皇宫发生政变,一群太监合谋,说皇帝不把他们当人看,要把皇帝杀了。
于是一大帮太监气势汹汹冲向皇帝寝宫,皇帝只身一人在寝宫,见到一大帮太监,指着众人声色俱厉地吼了一声大胆狗奴才之类的,一下子吓得半数的人跪在地上,有一个人说道,不要怕狗皇帝,他就一个人,我们先把他弄死,反正已经是死罪了。皇帝说,我只杀这为首说话的,其余人一律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