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不是也回赠他我毕生所学大半水战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半水战技巧了?”若非承凤帝恩情,他哪这么好心去教凤军如何行使水战?不过暗地里教学是一回事,要他真正投降不好意思,他身体里流着慕容氏的血液,可还做不到那个程度。“总之,三年前一战,也算是侥幸,部将们都倾向投降凤军,只是谁也没胆开这个口,我一提话头,他们纷纷同意,于是我选了三万名单身善战的军士,充当十万用,与凤军半真半假打了七日七夜。其余有家眷者,我就让他们携家眷,保护百姓离开襄城。”
“还不错,买了几块田,专心做个庄稼汉,生活也算过得去。”他摸着鼻子闷笑,一躲三年,除了因为当年城破逃亡时受了重伤,需要调养外,一半也是避风头,军神威名太盛,实在不宜太快现身。“其实就算你砍我一剑,也是应该的,毕竟当年唉”
她何止砍他一剑,没看他一身衣衫都快成碎布条了吗?但他不提当年还好,一提,她怒哼一声。“你最好能够解释三年前为何点晕我,让赵乙将我送走一事。”
他沉吟片刻,两肩一耸。“因为我没有把握可以从那一战中全身而退,又不想连累你,更不愿献城投降,为凤帝做事,所以送你走,最能确保你得以平安。”
“哼,根据我与陛下事后分析,你那一战的之前准备做得可足了,既挖地道,又铸拦江索、备火油,还会没把握?”
“问题是,除了火油是襄城早已准备好的,其它东西都是我困在盛京时,让赵乙飞鸽传讯至襄城吩咐做的。因为我是大将军,他们没有一点怀疑就执行我的命令,但我可不能在战前就预先告诉他们,我没打算与凤帝对抗吧?”他叹了老长一口气。“我是在战鼓擂响后才召集部将,询问他们是要不顾一切与凤军拚死活?还是要顾及城内数十万百姓的周全,暗助凤军得天下?”
不曾爱过,如何知晓相思苦?她今年才二十六啊,却已两鬓星霜;而他痛饮相思,夜来难眠,揽镜自照,发上斑斑,不也曾吓一大跳,二十九岁的男儿,竟似四旬汉子。
从相识、情牵、相恋、订情到分离十数年啊!谁知他们为对方付出了多少心力与精神?
但只要今日得见,日后能够相守,一切也就值得了。
半晌后,她情绪发泄大半,终于松开他的手,抱住他嚎啕大哭。
他眼里也难抑水雾,迷迷蒙蒙,烟雨重重。
“原来你没把握的是人心,你怕部将们选择玉石俱焚”她心一寒。“那万一,他们都誓死保卫南朝山河呢?”
他苦涩一笑,那他也没办法,只能舍命陪君子了。不过“事实上,我才起了个话头,部将们就替我做了选择,没人愿意替荒淫无道的慕容钦卖命,一切都是天意,慕容钦忌惮我这事儿你是知道的,所以我一入盛京,他就以襄城军民目无君父之名,断绝了襄城的粮草补给,他为了断我后路,不顾城内有十万守军、几十万百姓,害他们饿到差点易子而食的地步:结果慕容钦的狠辣反而对比出凤帝的宽厚,他趁夜放粮船,让南朝的水军去打捞,守军和百姓们就是靠着从凤军那儿流出来的粮草度过那段我不在的日子;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肯替慕容钦卖命吗?”
“我还真不知凤帝放粮一事呢”在她想来,慕容钦自毁长城,凤帝添把柴火,是很正常的事啊!凤帝要不趁那时候收揽民心才叫奇怪。
“我是与部将会议后才知道这件事的。”他也是自那时起才真正佩服凤帝,也只有这样的帝王,才配得到天下。
“那你还弄密信、石屋威胁陛下?幸亏陛下宽宏大量,否则看你怎么死!”
“不许再走不许,知不知道”她哽咽着,此时哪还有半点傲啸沙场的模样?
“不走了,阎王老爷也不能将我从你身边带走,就算死,也要死在一块儿”他用力将她抱入怀中,感受到那熟悉的温暖,心头波涛汹涌。
她又痛哭了良久,才渐渐收起眼泪。
他拉她寻一块干净的所在坐下,两人背靠着树,肩抵着肩,十指相扣,怎么也舍不得再分开。
“这些年你还好吧?”情绪已平,她侧首望他,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印记,三年来,他添了白发,眉间拱着一座小山,皱眉的痕迹都印上去,抹不消了。“对不起,刚才咬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