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铁尺王第一个查访的地点,便是桐城县。
他有一个信念:像盗“金盏”的人,干下这样重大的案子,难免有一份自得。就能满足他那份自得的虚荣,就是在做案的原地,逍遥法外。
如果说,还有一个理由:相府遗失了“金盏”传遍了江湖。金盏花不会不知道,如果真的不是他干的,他也会来到桐城看看情形,了解一下案情。因为,毕竟有相同的“金盏”二字。
“金盏”与金盏花有关联吗?没有人知道。
但是有一个人他肯定:“金盏”与金盏花即便没有关联,如果能够找到金盏花,就可能找“金盏”下落。
有理由吗?唯一的理由:有相同的“金盏”二字。
这个人是安庆府有名已退休的捕快“铁尺王”王可其,五十五岁的王可其退休已经一年,在江湖上他仍然是威名十足。
桐城县相府丢了东西,安庆府不能不管。
一片沉默。
他点点头说道:“如此在下告辞!”
忽然丁常山老爷子说道:“花老弟台,你的大名能否见告?”
姓花的想了一下,扬了一扬手中的钢棒,说道:“老爷子!我这柄兵刃有个名称:叫钢棒金盏。因为我这棒端那朵小黄花,就叫做金盏花。我姓花,大家就记住金盏花这三个字就够了。”
说后飘然而去。
安庆府的捕快没有能力接办这个案子,因此,有人推荐已经退休的名捕铁尺王。退休的捕快,原本可以不接办这个案子。但是,安庆府的知府大爷,以四品黄堂之尊,亲自去拜访“铁尺王”王可其。
安庆府为了保证自己头上的顶戴,四品黄堂的尊严,也顾不得了。
在这样的公私压力之下,铁尺王只有重操旧业;领得几十两银子盘缠,一纸海捕公文,为寻找“金盏”而出马。
铁尺王也对知府大人提出条件:他尽力去找,但是不能有期限。他也许真能找到“金盏”但是,不一定捉到盗“金盏”的人。“人”与“物”要分开处理。否则,他宁愿受罚,也不愿接受这项任务。
在一切毫无指望的情形下,知府大人不答应也要答应。于是,铁尺王就开始他的茫茫人海捞针的行程。
这件事,立即传遍了江湖。
一个名叫金盏花的年轻人,在丁常山的庄上,连败武林四大高手,使在场的各路高人,一时没有人敢贸然出场,这是武林中几乎没有过的事。
于是,金盏花、金盏花。成了江湖上传奇人物、神秘人物、厉害人物。多少人想见他,也有人想斗斗他。因为只要斗倒了金盏花,就等于在武林中叫响了名号。
但是,金盏花从此无人见到过,如此神龙一现,杳去无踪。
现在桐城相府失窃了珍宝“金盏”很容易使人想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