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手刃刀芒 > 第233章 天心古道(史思明之死)

第233章 天心古道(史思明之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庆绪发现这些人群中并没有史思明的影子,就严重怀疑史思明对他有二心。

史思明心口不一,将借刀杀人之计玩的炉火纯青,他偷偷派人告平卢守将裴休子说:“奚族人派琐高带领一队精锐将士来朝拜我大唐天子,说是感谢,其实是来偷袭平卢的,赶紧杀掉他们!”

裴休子信以为真,将琐高手下的300人杀了个精光,独留琐高一人当人质。

就这样,史思明把琐高押送到幽州节度使那里,节度使见史思明竟然拿下奚人最有才能的琐高,就对史思明产生由衷的佩服,并上奏朝廷上奏大赞史思明。就这样史思明通过连环骗,在仕途上平步青云,还被提拔为将军,获取了皇帝赐汉名“史思明”的荣耀。

史思明为达目的残忍至极不择手段。

就在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时,令史思明经略河北。史思明就像个恶魔般,带着部下剽掠抢夺,杀人取乐,就连手无寸铁的百姓他都不放过。大唐裨将张兴被俘,史思明想让其归附,不从,就锯杀了张兴。

另外,史思明和安禄山一样,都偏爱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史思明偏爱的是自己的小儿子史朝清,他早就想杀掉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并且将自己的这些想法说给手下的人听,听到消息的这些人都为史朝义鸣不平,他们将听到的都透漏给史朝义,并支持史朝义将残暴的史思明杀掉取而代之,也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他们谁也不想活在担忧自己和家人的脑袋随时搬家的恐惧中,可是,史朝义并不忍心杀害自己的父亲,直到又一件事情的发生。

也就是史思明被活捉的那天早晨。

当时史朝义依令正在修筑城墙,因他看到士兵们疲惫就让士兵们暂歇,正好被巡检的史思明看到,史思明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史朝义破口大骂道:“汝惜士而违我令邪?”还咬牙切齿地威胁说:“朝下陕,夕斩是贼。”意思就是等史思明攻克陕州,就杀了“此贼”(史朝义)。

史朝义听了史思明的话非常害怕,他太了解自己父亲了,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残暴之徒。一个从骨子里透露着来自并超越突厥人的原始的血腥和野蛮。

他一脸凶相,看一眼就令人不寒而栗,他和安禄山是同乡兼铁哥们,精明好学,懂六种语言。

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立为帝后,史思明觊觎安氏的老窝范阳,那里有堆积如山的珍宝让史思明垂诞三尺,他想扳倒安庆绪将范阳据为己有。

当安庆绪被唐军打败,逃往邺郡(今河南安阳)时,史思明趁机跟进,他一面重兵防备,一面派使者招抚安庆绪的麾下大将北平王李归仁(率军逃亡范阳),李归仁率领的曳落河、六州胡人归附史思明,他们一路掠夺的财宝都被史思明没收,李归仁率领的同罗部不服,史思明就对其发兵,击杀三千余人,轻松进入范阳,他不断扩充兵力。

安庆绪得知史思明的兵势盛猛,心中不免担忧焦急,他想除掉史思明。史思明早就对安庆绪的弑父称帝心存不满,可实力不允许他蛮干,毕竟安庆绪杀安禄山这件事,安庆绪一直对外宣称安禄山是上山修仙去了,因而叛军是依然拥护安庆绪的,史思明决定归顺唐朝,避祸为福。

虽然安庆绪称帝了,但不久就被唐军打败,灰溜溜逃往邺郡,在邺郡扩展军备,他想东山再起。

毕竟人家是安禄山的儿子,不差人脉。安禄山的老部下蔡希德、田承嗣等人纷纷来加入他的阵营。

史思明是个老赖,33岁那年,为逃债,去了奚族地区,被当地人活捉。他擅长说谎,对此他说到:“我是大唐王朝派来与你们的大王和亲的使者,你们若杀了我就会大祸临头的”

就这样他见到了奚王,骗取了奚王的信任,受到贵宾之礼的待遇。

奚王畏惧唐王朝的势力,为表感谢,派了100人跟着史思明去拜见大唐皇帝。

史思明想要擒住奚王帐下的大将琐高将功赎罪,就哄骗奚王说:“大王派去的人虽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浅薄之徒,让这些人去见天子怎么行呢?听说大王帐下的琐高才能出众,可担此大任,何不派他来?”

奚王不敢反对,就让琐高带着手下300人跟随史思明去而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