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5
不过慈禧可不是好相与的主儿,在答应光绪帝的变法维新要求前,便召回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改派原兵部尚书荣禄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并授予文华殿大学士,正式接管整个直隶地区的军队调动指挥权。后党重要成员荣禄执掌直隶大权,让光绪帝还未开始变法便棋输一招。
于是在12月24日,农历十二月初一这天,光绪帝难得的将文武百官都叫到了乾清宫,颁布上谕,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改革事宜,翰林院起草《明定国是》诏书,准备变法维新。
第238章维新伊始
1897年12月25日,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二,星期节。
自光绪帝登基以来,还是头一次满朝文武百官都到齐的早朝,光绪帝身着九爪金龙黄袍,稳坐龙椅之上,俯视着大殿内的满朝文武。许久之后,才满意的点头,命令传旨太监宣读《明定国是》诏书。
张云飞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夜幕下的紫禁城,叹道:“这个暴风眼算是从咱的头上挪走了!咱们的行情不错吗!原本还以为这次回京述职会很麻烦!如今看来,咱的运气还真的不是盖的,这趟算是来对了,说定还能浑水摸鱼呢?”
李军喜道:“大人,这么一说,咱这心里也就有底了。那咱们是站在哪边?太后?皇上?”
张云飞看看李军,淡淡的一笑:“咱们自然是站墙头的!”
说罢用力一夹马腹:“驾!”
~~~~~~~~
“奉天承运,大清帝国皇帝诏曰!
内阁奉谕: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
……方今各国交通,使才为当务之急。着各直省督抚于平日所知品学端正、通达时务、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云飞只是在府里老实的呆着,陪着母亲和林若,倒是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不过对于外面的事情却一点都不落的通过张二传达到他的耳朵里。
没有官员跑到张云飞这里打秋风的,更谈不上送礼的了。倒不是说张云飞的人缘不好,而是最近几天朝廷的文武百官们都被皇上的维新变法的事儿给闹腾得日夜难眠。哪里还有工夫到张云飞这里打牙祭?
光绪帝已经几次亲临颐和园面见慈禧太后了,就是为了能让慈禧答应变法的事儿,不过成效不大,帝后两党在权利上分配不均,是互不让步。而康有为的确是有些本事,至少张云飞对于他能利用舆论力量,将光绪帝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维新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而暗中却说成是慈禧阻挠变法。结果将各国的驻华公使们都给引了出来。
最后康有为也不知道从哪里把英国公使窦纳乐爵士请了出来,结果就组成了以窦纳乐爵士为的英、美、德、法等国的联合公使团照会大清总理衙门,要求慈禧太后同意变法维新。
洋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慈禧见洋人干涉她的政事,虽然十分不快,但是也不好再继续阻挠变法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