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
袁世凯不到四十岁,是他们这些个老家伙们中最年轻的实力派人物。按理说,袁世凯就是最佳人选,但是李鸿章却坚决反对。
在李鸿章的眼里,袁世凯就是一只喂不饱的狼!李鸿章被袁世凯算计过,而且是雪中泼水,落井下石的那种算计,李鸿章一直记恨在心!
而成戌政变世界发生后,袁世凯出卖光绪帝夺取了山东巡抚的位置后。李鸿章清了他,对他一丝好感都没有!
这些人都清楚张云飞的实力,以及他们自个的实力,那是无论如何都没法跟张云飞正面对敌的!
可是没有想到张云飞竟然提前建立帝国政府,而且还是打着慈禧太后的招牌,堂而皇之的整出个以秦代清的过渡政府出来?更可气的是。原本他们准备率先占据法力优势的机会,被张云飞抢了去,得到了世界主要列强的承认。
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列强不会同时承认两个中国政府的,一旦承认的话,那就意味着想要将中国分裂。
这几个人当中,论能力,李鸿章据首位,但是李鸿章如今病染膏盲,如今带病来到南京参加各省巨头会议。都看得出来,李鸿章怕是不行了,好说赖说,也就还有一年半载蹦踞的。
其次就要数两江总督刘坤一了。这家伙手握着中国的富庶之地不但有数万新军,而且还有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南洋水师。不过,刘坤一跟李鸿章几乎差不多,都是年逾古稀,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了,虽然不像李鸿章那样病态外露,但是刘坤一身边的人都知道,这老头也快不行了。
至此,直隶京畿地区已经金部落入张云飞的手中。
短短的数天时间内,中华大的上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震动。
先是光绪帝被载漪带领的义和团战士杀死,接着便是张云飞突然挥军南下,一路袭取天津、北京,然后清廷的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代表大清王朝下诏退位,张云飞在北京以秦行清,建立中国新政府。
这几天的全国各地,老百姓们都是在战战兢挂中度过的,王朝更替,最害怕的其实不是前朝官员,因为他们可以花钱跑路。最苦的是老百姓,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可能要发生兵灾,而且最难过的是,老百姓可能在一年内要交两个政府的赋税!
全国各地都是人心惶惶,当然也少不了各省的督抚们,他们更是心急如焚。
然后就要数两湖总督张之洞了,话说他到是不论能力和资历都比较符合合众国政府的大总统,可惜这张之洞身子骨虽然比李鸿章、刘坤一硬朗,但是却跟张云飞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都知道他张之洞跟张云飞借了不少钱,而且他手下的人更是跟张云飞方面的人来往密切,京汉铁路、汉阳铁厂、武汉兵工厂到处都是张云飞手下的工程师,甚至两湖的新军都请的是张云飞手下的教官。
这样的合作,就算张之洞真的没有跟张云飞有什么瓜葛,他们都不敢放心将合众国大总统的位置给张之洞。万一张之洞果真跟张云飞勾结的话,那他们岂不是都白忙活了?
接下来就是闽淅总督升允和山东巡抚袁世凯了,这闽淅总督升允就别提了,草包一个,更兼贪财如命的贪官,用张云飞的话讲,他是拿钱不办事的狗官一个。李鸿章、刘坤一等人更是不可能考虑他,因为这家伙把建立新军的钱都揣自己腰包里去了,如今点儿本钱都没有,指望不上他。
那就只剩下袁世凯一人了,原本东南互保就没有大清拆迁工章节目录第330章合众之国,袁册凯,是袁世凯死皮赖脸的打通英国人和盛富怀的门气,一讲来的。如今更是参与合众国之事,而且十分的积极。
别人不知道袁世凯的目的,但是李鸿章岂有不知之理?
在北京张云飞称帝,建立临时政府之后,各省便都收到了由帝国内阁签发的电令,要求各省督抚服从大秦帝国临时政府的领导。
各省督抚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对于张云飞入主北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没有想到会是如此之快?北京清廷连个屁都没放出来,就被张云飞给连锅端了,这让各省的督抚们措手不及!
尤其是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个督抚们,更是措手不及。
南京两江总督府,也就是原来的江宁府,更是后世有名的总统府内。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湖总督张之洞、阅淅总督升允、山东巡抚袁世凯正在紧张的开会。
都好几天了,可是依旧没有研究出个所以来,原本在孙文等革命党的牵线搭桥下,几个中国的实力派总督都准备趁着张云飞还未立国之际。提前成立一个合众政府,以确保张云飞投鼠忌器,不敢对各省督抚们轻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