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找到组织
“姑母,看您说的。”此时静妃的嘴象抹了蜜一般,不用教,好话自然来了:“以后侄女会经常来的,陪着姑母说说话,自己也可以解闷是不?”
李红袖偷偷用眼角打量了眼,不是说孝庄是蒙古第一美女嘛,一定要看看。仔细一看,呃。虽然鼻眼算是秀气,但这蒙古人的大脸盘子。。。现在的美女都一个个削尖脸,眼睛大得不成比例,大约要占脸的一半了。蒙古族按照现在人的眼光,确实长得不怎么样,看看那双眼睛,在脸部所占的比例。只到现代美女ps的照片上的眼睛,四分之一都不到吧。
“索玛勒!”太后跟静妃说了几句后,微微点头,又喊出了刚才静妃都说过的话。
那个先前迎接静妃的妇人,上前去,扶着太后下炕,走到了屋里的一些花草盆子前。太后拿起一把剪子开始收拾花草来!
索玛勒,索玛勒。。。李红袖反复咀嚼了几下,顿时恍然大悟,难道说。这个妇人就叫索玛勒。也就是鼎鼎大名的苏麻喇姑?好象看到过介绍,是比孝庄活得更久。服侍了四代皇帝的女人,也叫苏茉儿。可能是索玛勒才是蒙古族原本发音。
看看苏麻喇姑,也就是索玛勒,脸庞比孝庄小,杏核长眼,好象比蒙古第一美女漂亮许多呀!也没办法,谁叫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奴才再漂亮也不是主子。
这一路上,李红袖吩咐着静妃一定少说自己怎么苦,多么想念皇上,要多说些太后愿意听的话。说到嘴巴干了,终于到了慈宁宫。
故宫的房子建得都差不多,一个个四四方方的,要不是上面挂着匾额,天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走到门口了,此时不能多话了,李红袖扶着静妃胳膊、而小秀站立在静妃身后。顺治年间,妃子还没有穿中间凸出的老式高跟鞋,大多穿着绣花鞋,指甲倒是留着,但大多不会用指甲套套着。毕竟满族刚入驻中原,很多东西还不知道如何奢侈。
还不能随意的进去,门已经开了,进入院子后,站着正房门口,一个宫女见到后,向静妃请安后进入房内去报信。要等到太后愿意见了,才能进去。
不久一个四十多岁,身穿淡灰色旗服的妇人走了出来。
孝庄收拾完一盆刚冒出黄色嫩芽苞的**,侧头看了看李红袖。身边的苏麻喇姑立即笑着问话。
“索玛勒!”静妃听后,看了看身边的李红袖,转而用汉语道:“这是红袖,昨儿才来,她后脑被砸过,好多事都忘了,连满语全忘了。”
“噢?”苏麻喇姑很是惊讶,笑着用汉语问:“满人将满语都忘了?”
理由早就编好了,李红袖低着头,恭敬地回禀着:“回姑姑的话,奴婢虽是满人,但家中因为做生意、一直住在汉地,所以说汉语多,满语少。结果头那么一撞,将满语全都砸光了。”
“还真是有趣!”孝庄停了停又去收拾花盆去了:“先去吧,静妃想明白了就好,有空就过来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吧。”
静妃未行礼,但看样子也是很尊敬的:“索玛勒!”
此妇人微笑着,用不知道是蒙语还是满语和静妃寒暄着。李红袖是一句也听不懂,谁说清朝好穿呀,在清朝早期,其实都不是讲汉语的,简直象是到了国外。
随后妇人牵着静妃的手,李红袖赶紧的退后一步,低着头,和小秀并排进入了正房中。
留下小秀真是明智的,小秀跪,她就跪;小秀用满语请安,她只要张张嘴,跟着发两个音,意思意思就过去了。小秀站哪里,她就站哪里,终于没闹出什么笑话来。
一个四十多岁,跟刚才妇人差不多的妇女,正坐在炕上做着荷包。衣服虽然为秋绸,但花样纹理也极为朴素。要不是明黄色的,还真不知道,这就是太后。孝庄文,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