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往世书 > 第011章 第一次逛街

第011章 第一次逛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想到这里还有这种特产?舒珲琢磨着,这里能够产瓷器的话想来不乏高岭土,先记下来。

再穿过一段卖成衣成鞋的店面,便进入火井县的富人居住区了。这里没有什么氏姓望族,不过除去少数几户商贾起家以外,也或多或少出过一些官员。历来改朝换代,能有诗书传家的门户大多总能东山再起,所以袁天罡也和他们经常有来有往。

这些人家都曾来瞻仰过舒珲的“神颜”,并且都有奉上“供品”,拿人手短,倒是让舒珲觉得有几分亲切。不过唐人不打麻将,不看电视,除非逢年过节鲜少有人串门。平时出入采买,大多是奴婢一早就忙完了。现在这些宅院都门户紧闭,似乎生怕跑了财水。

舒珲没有什么行李,那些曾来看望他的人送的些小玩意,不过是回头让袁天罡派个衙差送来便是。再转过一个弯,他们一行人就空着手慢慢踱步到了县署背后偏西的那面,此处一个宅院大门敞开,正有一个笑容可掬的矮胖牙子候在门口。

这便是舒珲的新住所了。前后三进的院子在舒珲看来已经十分气派,只住舒珲三人再加上从附近寺庙拆调过来的十几名净人,显得有些空旷。不过他也清楚,这在那些光是主人就有几百口的大族中根本不值一提。

“亚麻?那是什么?”袁天罡表示对亚麻一无所知。舒珲看向其他两人,也都大摇其头,再看向几名衙差……好吧,都没听说过。

其实亚麻最早应该要到元朝征服欧洲时才引种到中国大陆,是作为食用的一种油料作物。而作为织料作物的纤维型亚麻甚至要到十九世纪才得到引种。我国传统的麻布,多为苎麻、葛麻和火麻,其中又以火麻最为高档,价格与生绢相仿佛。

当然,这种火麻是不能拿来溜叶子的。

前走一段,又看到一个小贩挑着两篮鲜菜走过。舒珲看到其中竟然还有生菜!

“哦,你说莴苣啊?那是前朝时有西域呙国使者来访,献给前朝皇帝的。听说因为这种蔬菜的种子,他获得了不少奖赏呢。”红鱼见舒珲问起生菜,回答道。

不过这宅子可比袁天罡在县署里的县令宅阔气多了。

整个宅院东西宽约三十米,南北长约五十五米。正门一进,约莫十米宽是一进院,奴婢的居所和门房便处在这一进。宅门在一进东侧,最西面是茅房和马厩。

北面是二进院的院墙,进得二院门便是一圈围绕整个二院的游廊。院中种了不少花草,不过虽看似有打理过却显得颇为杂乱,舒珲甚至还在里面看到几颗韭菜。

正对二院门便是正房,主人的居所。正房两侧的耳房本是留给填房或者子女居住。院门左侧是西厢房,右侧东厢房,都与正房有游廊相连。

西厢房的耳房是个茅厕,正连着一进奴婢居所的茅厕。东厢房的耳房是个厨房,并且有单独的门可以通到一进院,整个宅子的水井也在这里。

“莴苣?哦,对,就是莴苣。”舒珲想起来,生菜的本名应该是叫叶用莴苣。它也是原产地中海一带的,既然西式菜谱中的莴苣就是生菜,那么如果是前朝大隋时传入中国,应该品种还比较原始。

他想的不错,莴苣在引种中国后,才在驯养过程中因为气候和土质等关系发生变种,衍生出了茎用莴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莴笋或者青笋。此时的北方如果有莴苣种植,那么可能某些地区已经产生了莴笋的先驱品种了。

反正看到这些,舒珲对自己的食谱重新燃起了希望。

街道中间还有几间瓷器铺,有从北方运来的邢窑定窑制品,也有从南方运来的越窑洪瑶,多是些色系单调的青瓷白瓷。当然,这里最多的还是本地产的邛窑。

问过袁天罡才知道,邛州境内的邛窑因为天然带一种黄褐色,在大唐颇负盛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