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去他的父权制 > 第六章 献给那些比无名战士更无名的人

第六章 献给那些比无名战士更无名的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a id="filepos197306" href="#filepos188301">[5]</a> 在法国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前臂上举,拳头朝上,另一只手垂直握住肱二头肌,这个手势叫作“bras d’honneur”,侮辱性极强。

本章标题灵感部分来自这首歌。

到了抵抗运动时期,妇女的困境与战时相比有了一丝松动。性别化的角色分工依旧存在,妇女们接触到的大多是提供情报,以及藏匿、传送信息、保证供给等后勤工作……人们很快意识到,一个俏丽的女孩子可以比她的男伴更轻松地骑自行车通过关卡,年轻妈妈的婴儿车也是夹带秘密小册子的好地方。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真正的女战士和领导抵抗组织的妇女。比如贝尔蒂·阿尔布雷希特,她与亨利·弗勒奈共同创立了小组“战斗”,最后被德国人折磨至死。再比如玛丽–马德莱娜·富尔卡德,她是抵抗小组“联盟”(又名“挪亚方舟”)的领导者。此外,还有法国共产党人达妮埃尔·卡萨诺瓦(死于奥斯威辛)和历史教师露西·奥布拉克。

<a id="filepos196262" href="#filepos177520">[1]</a> 苏:法国原辅助货币。1法郎合20苏。——编者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中女性的比例有所提升,不过拥有正式女兵编制的只有法国红军。自由法国的部队中只有430名妇女,仅占全部58 573人中的0.74%。其中就有空军部队的约瑟芬·贝克少尉,为数不多的以军人身份获得荣誉军团勋章的女性之一。绝大多数女性分到的是救护工作,是护士而不是战士。顺便一提,这400多名女兵最开始被称作“法国志愿军女性部队”,由于法语的corps féminin(“女性部队”)也可以理解为“女人的身体”,这个名字引来了一大批下流笑话,最后只好改叫“法国志愿军部队”。不用说,服役期间不准穿丝袜、涂指甲油。她们的制服也成了争论不休的焦点,有观点认为应该尽可能消除女兵的性别特征,不能让她们看起来太性感。没有一个女兵摸过枪。在海峡的另一边,英国在征募妇女参军方面更为积极,但同样没有让女人上战场。

<a id="filepos196477" href="#filepos178529">[2]</a> 神圣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左翼同意不反对政府或不举行任何罢工,以爱国主义名义做出的政治和平承诺。这违背了工人国际法国支部一贯的不参加任何“资产阶级战争”的理念。

当死亡将我带走,

妇女在战争期间经历了大规模的动员。总的来说,妇女是“自愿”投入战争的,尽管她们从未主动要求遭受那些深重的苦难。此外,当时也不乏对女性的强烈呼吁。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后,时任总理勒内·维维亚尼向全国妇女喊话说:“起来!法国女人!让男人上战场,换你们来工作!”女同胞们,到工厂去!到田地里去!

除了一位妻子的荣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的参战国都有女性遭到强奸。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清晰地表明绝大多数武装冲突都伴随着对女性的强奸。战争松动了和平时期的禁忌。与此同时,存在着一种罪不当罚的心态,这和军人的身份有关,也和战时强奸大多是团体作案有关。诸如轮奸这种共同经历,能加倍团结此类男性小团体,并在他们内部进一步激发阳刚之气。还有一种常见的心理,就是通过强奸敌人的妻子来达到征服和羞辱的目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战时强奸才被定义为违反人性的罪行。

我一无所有。

诚然,前线是男人的天下,但这是因为妇女从来就没被纳入过考虑范围,尽管有不少女人极力要求上阵杀敌。而且事实上,战场上并非没有女人。除了护士,还有大量的军妓。她们可能没有直接去战壕,但同样顶着枪林弹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战”中在战场上阵亡的护士占10%。战地的医疗强调争分夺秒,截肢等手术需要大量的护士。可笑的是,女医生却没有上战场的资格。著名的玛丽·居里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她获准去往前线时,带上了自己发明的配有透视设备的医疗车,和她的女技师团队一起拯救了众多士兵,使他们免于被截肢。此外,由于总参谋部严令禁止妻子或女友探视,广大士兵还不能“闲着”,官方开办的军妓院应运而生。《当玛德隆……》里那位步伐轻快、善解人意的“女招待”玛德隆,属于少数几个因战争而“出名”的女人。这首歌在军区的剧院广为流传,为它的作者赢来了荣誉军团勋章。与此同时,却没有人记得那些辛苦工作,让将士们好好休息的女人……

<a id="filepos196881" href="#filepos179380">[3]</a> 埃莱娜·布里翁在1918年受审时如此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碑上,牺牲者的名字一眼望不到头,找不到一个女人的名字。胜利大阅兵中,士兵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找不到一个女人。没有什么比战争历史的书写更男性化了。然而,女人也是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

<a id="filepos197084" href="#filepos184065">[4]</a> 这句话是诗歌《懂的人自然会明白》(1944)的题词。

战争不是一下子杀死女人的,而是一点点来的

绝大多数妇女与战场无缘,却无法免于战争之苦。“大后方”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女人冲在最前面去解决。由于食物和燃料短缺,保证日常用度就成了一项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基本都是女人在做。她们需要大清早去煤店门口排队,等上好几个小时,动用手里所有的人脉关系,走投无路的时候,甚至去小偷小摸——大量的女性偷窃案导致战时女囚犯人数激增。生活成本的上涨让妇女的境况雪上加霜。男人都出去打仗(“二战”期间多被俘虏),家里少了一份薪水,收入一落千丈,给军属的津贴只是杯水车薪。顺便一提,由于这时家庭账户不得不交给女人管理,这项被1804年《法国民法典》剥夺的民事行为能力终于交还到妇女手中,她们总算可以自由支配家庭的银行账户了——但要庆祝胜利,还为时过早!

(副歌)

——碧昂斯(1981—),美国音乐人,2011年

《无名战士的妻子》,由马吉德·谢尔菲作词,弗朗索瓦丝·沙皮伊作曲,出自组合Femmouzes T的专辑《三度流行》。感谢马吉德·谢尔菲授权。

谁在统治世界?女孩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