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去他的父权制 > 第五章 女人要有选举权

第五章 女人要有选举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起来时,妇女一度梦想一举夺得选举权。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新一代的共和党人不仅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拒绝承认女性的选举权,还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女性的宗教信仰过于虔诚。由于教会曾与保王的反动党结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致力于与其划清界限,而相较于男性,妇女的宗教活动热情更高,因此有了会被神父影响的嫌疑。毕竟众所周知,女人的耳根子软,如果让她们参与选举,保不齐会投给共和国的敌人。就这样,在紧闭的大门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又插上一道铁栓。

<a id="filepos166471" href="#filepos154255">[3]</a> “沙巴哒巴哒”:克洛德·勒卢什导演的电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主题曲开头的歌词。

这时是19世纪末,女性受教育权和离婚权都已在19世纪80年代取得,选举权于是成了女权主义运动的首要诉求。取得投票选举的权利,就可以甩掉《法国民法典》这副可怕的枷锁了。相比之下,与社会权益相关的诉求不再显眼(但依旧存在),原因在于妇女参政论者,特别是带头的那些,大多出身于上层资产阶级,但在“七月革命”、“二月革命”以及巴黎公社期间投入斗争的女权主义者则大多出身底层。

<a id="filepos166742" href="#filepos157218">[4]</a> 这句话摘自1908年5月17日的《小日报》。

十来个女人,聚在一起挥舞标语:“女人要有选举权。为了抗击贫困,为了保卫和平,为了控制酗酒,女人要有选举权。”她们都是妇女参政论者。

女人们行动起来。带头的是于贝蒂娜·奥克莱尔。1881年7月14日,她和40多个身着黑衣的追随者一起组织了“女性权益的葬礼”活动以示抗议。到了1883年,海报、示威、集会、出版、漫画……她们动用了一切法律行动的手段,小到在扇子上写标语,大到像英国的姐妹们那样走激进路线,拒绝缴税,拒绝参加人口普查(“既然在大选里我们的意见不算数,你们就不要在人口普查时把我们算进去”),甚至跑到选举现场掀翻选票箱,干扰投票。

——洛朗·博梅尔、埃马纽埃尔·莫雷尔、让–巴蒂斯特·罗杰和洛朗·布韦,社会党候选人,反对候选人性别均衡时如此表示,2001年

——马德莱娜·佩尔蒂埃(1874—1939),法国精神病学家,1908年

“那谁来看孩子呢?”

妊娠发生在子宫而不是前列腺,所以有子宫的人不能投票或者参与选举?我不认为这个推导能成立。

<a id="filepos166946" href="#filepos157702">[5]</a> 第一份完全由女性运营的报纸应该是一群圣西门主义者于1832年创办的《自由之女报:妇女的事业》,随后是1848年的《妇女之声》。由于对所谓的“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之前的状况缺乏了解,很多人会错误地将“第一”归于《投石器》。——原书注

妇女参政论者,无一例外

——洛朗·法比尤斯,前总理,社会党,得知塞戈莱纳·罗亚尔竞选共和国总统时如是说,2006年

因此,女性选举权只能是天方夜谭。

<a id="filepos165738" href="#filepos143574">[1]</a> 《马赛曲(衬裙版)》:由路易丝·德·肖蒙创作的一首女权主义诗歌。和当时的不少革命歌曲一样,这首诗歌在《马赛曲》原曲的旋律上重新填词,1848年6月发表于圣西门主义女性团体杂志《女性共和国:衬裙日报》的创刊号。

相比于秉承“功利主义”的英式民主,法式的“普遍主义”更不容易开放女性选举。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而言,性别差异、阶级差异和出身差异等在政治代表制中体现得越充分,民主就越彻底,这是应该努力的方向。在法国则恰恰相反。由于存在着法国大革命“遗产”的前车之鉴,人们认为差异的体现会导致民主的瓦解。按照伟大事业的设想,公民不应超出集体意识的局部。在这样的乌托邦里,特殊群体只好靠边站了。

<a id="filepos166190" href="#filepos153858">[2]</a> 名单投票制度:各政党提出候选人名单供选民投票,最后根据各政党得票的比例分配入选的名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