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远处传来一声夜枭的尖鸣,箫声戛然而止,玉露心下一动,忙站起向那箫声来处望去,却见不远屋舍之上,一个黑影倏地掠过,跃了几重屋顶,眨眼间消逝不见。那身影竟有几分熟悉,莫非――是他?!玉露星瞳一闪,忙揉揉眼仔细看去,哪里还有半点人影?只有屋顶上的白瓦片,月光下粼粼生辉,正是――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玉露悻悻地收回视线,再也提不起赏月的兴致,脚底一点滑下了屋顶,径自向客栈走去。
眼见就要拐上长街,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小孩子的哭声,寂静中格外清晰刺耳。玉露诧异地停下了脚步,三更半夜,怎会有小孩子街上哭泣,好不古怪,难道是――鬼?不禁微一激灵,然而她从不信邪,心道是人是鬼我都要去看个究竟,说不定是哪家小孩走失了找不到家呢,便顺着那哭声寻去。
追着哭声拐了几个弯,远远地,就见小小一个人蜷坐在店面石阶上,脸儿埋在膝盖上哭个不停,她仔细瞧瞧,见那地上有影,愈发放了心,走上前去柔了声道,“小弟弟,怎么哭啦?”
从那日起,她忽然更加调皮了,整日里只绕着两个师姐招惹不停,没有片刻安宁。她们四个本是各有各的房间,晚上常聚在房中闲谈,往往回头一看,最小的玉露已经盹着了,便相视一笑,任由她跟着那个师姐睡下。渐渐地,玉露便知道啦,冬天要跟着大师姐睡,因为她是暖暖的,夏天呢应该跟着二师姐睡,因为她是凉凉的,晚饭没吃饱可以跟着三师姐睡,因为她是香香的――而师姐们也习惯了夜半醒来,臂上多了一只小“爪子”,或是腿上压着一只小小的“蹄子”。
所以那晚,当碧落蓦地醒来,身旁摸了个空,登时惊得睡意全无,慌忙起身四下寻找,猛一抬头,却见房顶上,那淡紫的影子凝在夜风里,单薄,而毫无摇动。从那以后,三更寻妹,就成了云真和碧落的夜课,有时候碧落难免想,还是大师姐好命,走的够早......
玉露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生出这样作怪的念头,可当躲在房顶上,见二师姐或是三师姐悄悄地,然而焦急地找来找去,偷偷叫着自己的名字,心会忽然很暖,很安定,嘴角会不自觉地翘起来,好像满天星星都掉到了自己的怀里。
星星亮起来,又灭了。二师姐也走了,然后,三师姐也走了。可玉露睡不着的时候,还是会坐在屋顶上看月亮。有月亮的晚上,似乎思念也传递地格外远,格外清晰。
江湖为水,女儿如茶。天涯海角,地北天南。玉露提起手中玲珑小巧的慈竹茶壶,忽地微微笑了,遥遥对月一举,心中默默道,“大姐,二姐,三姐,你们就是这绿茶,为我带来日日夜夜的清香,缭绕此生,透沁心扉。”
小孩子听见有人问自己,抽抽噎噎地抬起头,见是玉露,高兴地叫起来,“哥哥!”
似乎是为了契合她的心情,一阵低而咽的箫声响起,在她周遭流动,如水,如月光。
玉露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坐在月亮下,坐在箫声里,想什么,或者不想什么,都不再重要,那一瞬,她只想这样静静地坐着。
――好月如霜,好风如水,好韵如歌。
当地一声,她醒过神来,原来听得忘情,不小心松手摔了茶壶,好在没有损坏,忙拾了起来,继续侧耳倾听。
箫声宛转沉咽,令人不由生出愁肠百结之感,玉露数了数拍子,却是一支《梧桐影》,不禁和了箫声,低低唱起来,“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心中不知怎地,孤寂之意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