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金忠道:“从周王府中逃出来两名高手,如今至北平府投奔燕王。据他们说周王确有谋反的打算,哪知二儿子不服其兄为王世子,出卖其父密告皇上,以至招来大祸。当时李景隆至开封,周王并不知道是冲他而来,毫无防范,以至王府突然被围,动弹不得,只好束手就擒。由此看来,我们不可大意,随时要防备朝廷突然下手,贤侄责任重大,只能深藏……”万古雷道:“这两位是什么人?”
金忠道:“一叫王骏,一叫张华。”
万古雷听来耳熟,略一思索,道:“这两人在京师替局王招纳贤才,曾约我师兄沙天龙、神枪顾仲贤的大公子顾玉刚、镇远镖局少镖主黄飞羽为周王效命。皇甫楠掌锦衣卫后,继续捕各王府派在京师的密探,这两人是不是被抓过,无从知晓。据我所知,凡落在锦衣卫手中保住了性命的人,已经效忠锦衣卫。”
金忠道:“有这等事?那么对这两人应加防范,逐出燕王府万古雷道:”他们是否被锦衣卫捉了去,无人知道,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不好处置。”
万古雷等人受其感染,无不振奋。
道衍道:“然好事多磨,各位要经历千难万险,这个无需多说。现年关将至,各位不能回城,只能委屈在此过年,谨防锦衣卫听到风声,前来探查。据内线报称,锦衣卫来了不少人,皇上亲军中也派出了密探……”
万古雷心里一动,忙问:“知其姓名吗?”道衍法师道:”锦衣卫来了个指挥同知,姓贡名胜奇,其余人不知。皇上派出的有旗后卫指挥使张孝龙,人称铁索煞星,这是亮出身份来的,好与北平府的官员、燕王府的随员来往、查询,暗中来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万古雷心想,最好公冶勋不要来,如果采了也不能见面,否则,他该怎么对公冶兄说呢?如今燕王殿下与皇上对立,他和公冶兄各侍一主,今后说不定还会在沙场上见。天哪,事情怎会到了这个份上呢?他和公冶兄永远都不要成为仇敌呀!
道衍见他沉思,笑问道:“贤侄可是在想什么熟人?若老衲没有猜错,贤侄想的是无尘公子,皇上忠信卫指挥使公冶勋,对吗?”
这话并未言过其实,且听老衲道来。以老衲估计,削藩之举还要继续。燕王殿下未被罢黜之前,必把燕王魔下精兵调走,到时燕王手中空空,就只有贤侄这支精兵了!”
曹罡道:“恕属下直言,这六百武士又怎能与朝廷数十万大军相抗?”
金忠笑道:“不错,实情如此。但只要有天豹卫,就能使殿下站住脚跟,到时局势演变,自然就不会是只有天豹卫这六百武士了,昔日燕王部下必会相继来归……”
道衍接话道:“金施主说得不错,只要我等助燕王站住脚跟,大事必成!各位知当肩上之重任,一点也马虎不得!”
郭剑平道:“周王被削至今,已是岁末,朝廷未有动静,这又是何原因?”
万古雷一惊:“法师如何知晓?”
道衍笑道:“贤侄在京师的种种情形,老衲听季佥事等人说过,故有此一猜。”
万古雷叹气道:“公冶兄与我情同手足,分别年余不见,故时时牵挂。”
道衍道:“他若来北平,贤侄却不能与之相见,事关重大,贤侄当以大局为重!”
万古雷叹息道:“这个小侄明白……”
道衍道:“朝中大臣主张不一,有削藩者,有睦藩者,也有缓,步削藩者,当今皇上优柔寡断,是以未能雷厉风行推行削藩。但削藩派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为首,皇上虽受其鼓惑,然举措不当,是以拖泥带水。”
曹罡道:“明年大势如何?”
金忠道:“危难重重,翻天覆地!”
道衍笑道:“金施主言之精辟,佩服!”
罗斌忍不住问道:“这八个字何解?”金忠道:“皇上削藩,燕王殿下以及我等危机四伏,待闯过难关后,殿下被逼举事,于是天下大乱,乾坤倒转,不出四年,燕王登基,一统天下,创万世之基业……”,他说得兴奋,眉飞色舞,豪气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