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誓师之后,燕王准备出兵。把现有兵力作了调整,天豹卫有了千余人,侍卫队也有了千余人。方天岳、孙锐锋仍驻王宫,万古雷等人则移出宫,在附近扎营。
张玉、朱能奉命提调全军,升任都指挥佥事。幸运的是,原燕山右卫指挥使张大勇、指挥同知王超、徐忠率卒从通州宋降,一下子增强了军力。
朱能还为天豹卫补充了马匹,成为一支铁骑。紧接着率师出击蓟州、遵化,两地将士纷纷投降,密云卫指挥见状,也率部来归。
短短几天,出师大捷,为确保北平城,对付北边拥有三万铁骑的宋忠都督,燕王决定先攻下居庸关。天豹卫受命前往,一举克关。
天豹卫威名远播,万古雷成了闻名的勇将,部下士卒已扩至三千人。
杨大刀不解,道:“笑什么?俺亲口问过弟兄们,说俺这人笨不笨?弟兄们都摇头说,不笨不笨,只有说杨百户笨的人才笨!”诸女又是一阵大笑,他手下的士卒,敢当面说他笨吗?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天已微明,攻城门的弟兄派人回来报信,九道城门已在掌握之中。
耿牛等人一时回不来,指挥士卒守门。
万古雷请点了归顺的士卒,连同他点穴制使的在内,共有七百多人。张玉、朱能从城门回来后,禀告燕王,这七百多人归属天豹卫。
此外,守城的士卒大都归降,也有顽抗不敌逃散的。两人已将归降的官兵收编,只要肃清城内残敌,北平城就在控制之中。
这天,从居庸关回来的万古雷、郭剑平、曹罡被召到王宫仪事,商讨出兵怀来。
燕王道:“宋忠欲争居庸关,本王之意,先发兵攻他,出其不意,必能取胜,各位意下如何?”
都指挥使张信道:“微臣斗胆认为,宋忠留下三万铁骑,殿下原有之精锐,尽在其中,我方与之相较,兵少势弱,两军对垒,只怕于我方不利。不如增兵居庸关,依仗天险,等彼来攻,耗其兵力,再伺机破敌。”
张大勇道:“微臣也认为,敌强我弱,当以守为上策,攻至过于冒险!”
北平城三天内安定下来,文武官员纷纷投降。于是燕王聚众于教场,誓师靖难。
照他的说法,幼主建文帝听信奸臣之言,自残骨肉。而先帝分地封藩,是为保大明王朝江山,一旦把请王灭了,危及大明。祖训教导说,若是朝廷没有正直的大臣,是一班奸恶之人当道,藩王就应该兴兵征讨,把奸臣从皇帝的,两侧清除掉。他起兵井非有什么野心,实在是为了自保求生,与奸恶之人不共戴天,因此受天命征讨,以保大明江山。
他说得慷慨激动,将士中不少人流了泪。
万古雷也颇为感动,人到迫不得已,只有铤而定险,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誓师之后,燕王派人上书朝廷,说是奸臣齐泰、黄子澄残害诸王,其中湘王最惨,自焚而死,这并非陛下的用心,是齐、贡两人干的恶事,引用了祖训,请皇上允许他起兵,到京师。去清除奸臣。当然,这只是燕主的策略,无非是替自己找些理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