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待陈宗启将我的诗题上画卷之后,陈府管家走到陈宗启身旁,禀告道:"相爷,花园寿宴摆好了。"
陈宗启便招呼众人到花园中用餐,然后亲自陪同李存勖和李云清向花园走去。我跟在人群中,突然发现有贺客中几个契丹人,他们一身契丹服饰,在人群中显得特别显眼。
原来此时北方的契丹各部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一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在慢慢统一了契丹各部后,野心渐渐膨胀,开始打起中原的主意。而晋、梁、燕三国出于各自的目的,也想利用契丹的势力。因此三国都和契丹有所来往,契丹也刻意拉拢三国的一些当朝权贵。陈宗启是晋国第一大臣,他今天过生日,契丹也遣使来贺。
我见这几个契丹人面色狂傲,个个一身武功,尤其是其中一个更是不在我之下,心里暗暗感到有些不妥,不知今天会有什么事发生。
第二十六章
众人见李存勖如此说,更是起劲地继续大赞起陈宗启来。我却明白李存勖这番话乃是顾全陈宗启面子才说的,只能算客套话,而陈宗启却全然听不出来,在一旁得意洋洋,接受着众人肉麻的吹捧。我脸上不自然地露出了不屑的神色,正巧李存勖的目光向我扫来,查觉了我的表情,他眼中露出一丝惊异的神色。
这时有人说道:"如此良画,若无题诗在上面,不免美中不足,请相爷即兴题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见识一下相爷的诗画双绝!"
众人纷纷叫好,陈宗启却说道:"今日有许多名士大儒在此,本相岂敢擅专,我倒有个建议,今日除本相外,大家即兴赋一首咏鹤诗,谁的最好,本相就题谁的上去,大家看这样如何?"原来此时陈宗启文人酸性大发,想来一出吟诗结社,盼望出现几首好诗为他的寿筳增辉,他心知如果他也参与的话,众人自然不会露出真才实学,以免抢了他的风头,因此为了刺激众人做出好诗,陈宗启先声明不参与。
众人自然连声附合,纷纷做起诗来,但所做之诗俱是一片歌功讼德与吹捧之曲,闻之肉麻无比,那几个所谓的名士大儒也不例外,直听得我几欲呕吐,转眼望去,李存勖与李云清也是偶然露出不胜其烦的表情。
我再也听不下去,猛然站起来吟道:"八风舞遥翩,九野弄清音。鸣高常向月,善舞不迎人!"
第二十六章
带着一丝隐忧,我随众人一起来到了后花园,此刻花园里已是装饰一新,道路边、树上、假山上、走廊里,缀满各式造型各异、五颜六色的精致小灯笼,暗夜中看去繁星点点,简直成了一片灯的海洋。花园中的各色鲜花在纱灯的映射下争芳斗艳,显得绚丽多彩。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歌伎,正坐在围绕着花园的走廊上弹琴吹笛,声声悠扬悦耳。陈宗启的筵席便布置在这一片花园中,下人在其中川流不息,端菜倒酒,忙得不亦乐乎。
我心想陈宗启果然还算有几分雅骨,此处的布置比之雕梁玉砌的华堂,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只是花园筵席中有一块空地,不知陈宗启如此安排有何用处。待李存勖、李云清坐上主席,陈宗启亲陪下首后,众人随之坐下。寿筵便开始了,李存勖率先向陈宗启敬酒,众人纷纷附合,觥筹交错之声随后响起。
众人一下子鸦雀无声,李存勖和李云清面露惊异之色,过了良久陈宗启点头赞道:"王贤侄此诗意境高远,堪称咏鹤诗中的佳作!本相认为王贤侄此诗为今日最佳,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见陈宗启如此说,纷纷随声附和,李存勖也对我点头赞道:"这位王公子所做之诗确实卓而不凡,古人云诗以言志,可见王公子的人品必高。"
我躬身向李存勖行礼道:"多谢太子殿下称赞,草民王其东愧不敢当。"
当我抬起头来之时,发觉李存勖身旁的李云清也含笑望着我,目光中尽是惊奇和佩服之色。
众人见李存勖竟一反常态地出言称赞我,也纷纷随之称赞起我的诗来,王行烈见我如此出风头,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