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存勖、李云清、王行烈、林天南等人见我使出这路足堪克制耶律重光刀法的剑法,不由脸上同时露出了微笑,而耶律重光则是脸色越来越难看,以他的眼光,自是看出了这路剑法的厉害,不论他的刀法如何变化,始终脱不出这路剑法的牵制。不多时他也查觉了我自行加入的那些变化,因为终究是临时想出,与原先整套剑法的风格必竟不太一样,虽然看起来有些别扭和不伦不类,但却是完全弥补了这路“艳雨剑法”
中,可能为耶律重光刀法所乘的一些缺陷,更将其柔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耶律重光看来,我临时加入的这些变幻比”艳雨剑法”本身更可怕。将前人传下来的招式练得烂熟于胸,那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难能的是不拘泥于固有招式,而是根据需要随时变化改动,充分发挥整套武功的最大威力,让对手防不胜防,这便是我先前所言的“见识”了。
众人见我说出这番大道理来,无不深受震动,暗暗颔首,心想京都王家之人对武道的理解果然超卓不凡,李存勖、李云清更是对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望着我若有所思。
我继续说道:“刚才在下观耶律兄仗义停刀,心知耶律兄必是心胸开阔,风光霁月之人,在下不胜钦佩。这心胸一节,今日就暂且不提。那在下想和耶律兄切嗟的,便只剩见识和武技了。说到见识,在下以为其重要性尤胜武技,若对武学之道没有独到的见识,不能想前人之未所想,做前人之未所做,只知一昧埋头修习前人传下来的武技,就算武功练得再高再强,窃以为穷其一生,也可不能达到武学之道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开创重于守成,想我中原武学源远流长,但若没有无数前辈呕心沥血,不断推陈出新,将武学之道发扬光大,武学也不可能有今日这般百花齐放,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了。”
耶律重光又是一阵点头。众人见我妙语连珠,娓娓论道,口若悬河,说得耶律重光连连点头,气势也渐渐弱了下来,正是兵法上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由对我把握和左右局势的能力佩服不已。耶律重光此时已隐隐猜到我心中想的是什么了,便向我说道:“王兄的见识果然不凡,在下深感佩服。那依王兄所言,我们该如何比试法?”
众人见一直狂傲的耶律重光首次表露出这种心悦诚服的态度,纷纷暗暗点头。我接着说道:“耶律兄若是想以武会友,办法当不止抬拳动腿,刀剑相向一途。依在下之见,耶律兄刚才的身手大家都已经见识过了,等会便由小弟试演一套武功,算是应对耶律兄的招式,耶律兄看过之后,若是认为足可匹敌,便再使出别的武功,然后小弟再试演破解之法,如此反复下去,真到一方认输为止。这样我们既可同时比试武技和见识的高下,又可兵不血刃、不伤和气。如若耶律兄认为口说无凭,非要真刀真枪比试一番,小弟也甘愿奉陪。耶律兄你看这样如何?”
众人一阵哗然,没想到我会提出这么一个有利于耶律重光的建议,对耶律重光而言,他只需不断使出不同的刀法,只要我无法破解,他便算赢了,就等若是比武中他只攻不守一般,自是占了极大的便宜。众人包括林天南在内都不由面露焦急之色,但王行烈、李存勖、李云清等少数几个知道我底细的人,心知我这样做必有自己的道理,仍是对我充满信心。
耶律重光也是面露不解之色,怎么也想不清我为何要这样做,他低头沉思一阵,突地仰天长啸一声,对我大声道:“好!既然王兄有如此气概,在下如不答应,便显得故作妇人之仁了。此番比试就依王兄所言!不论胜败如何,在下交定了王兄这个朋友。”
我心中一阵轻松,耶律重光终于如我所愿地同意了我的建议,如此一来我的胜算便有了八成以上。这样的比武方式看似对耶律重光有利,其实却是我在这种情势下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于是我微笑着向耶律重光说道:“如此在下先献拙了。”
在众人的注视中,我走到场中央,缓缓拔出长剑,向耶律重光道:“耶律兄请看。”
然后一声清啸,潇洒自如地开始使出王家的“艳雨剑法”。
我这路剑法使得不紧不慢,在旁人看来,我是为了要让耶律重光看得清楚才故意如此做为,其实对我而言,这已经是在不露破绽的前提下使得最好的了。我信手挥剑,将王家的“艳雨剑法”使得看似不成章法,但有识之士一看便知,我使的剑法正好克制住了耶律重光那路源自大漠中的狂刀。这路剑法是王家一位前辈夫人所创,招式轻灵飘逸,姿式曼妙,正所谓柔能克刚,雨能停沙,这路“艳雨剑法”不知是否巧合地,恰恰正是耶律重光刀法的克星,而且我在演练这路剑法之时,根据耶律重光刀法的特点,自行加了一些招式和变幻进去,使之看起来就象是天生针对耶律重光的刀法而使出一般,使其完全发挥不出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