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那是她十五岁时照的,今年都二十一了,变了很多。”
方照觉得相片中女孩跟脑系统中的某女相似,但听蓝水根的语气,他似乎对相框里的女儿有些愧疚与自责。
“来,看看我的房间。”蓝水根领方昭到了另一间卧室。这间卧室和那间一样大,但摆设要繁杂一些,堆了好几个陈旧的箱子,有一股淡淡的霉味。墙壁上挂着一个大相框,一家三口在里面,虽那相片已经发黄了,但一家人的笑脸很统一,是幸福的笑。相片上的蓝水根年纪没那么大,而那女孩更年轻,若莫十岁左右。另一位女性肯定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了,她和刚才看到的那女孩很相似,年岁虽大,却不失姿色。
见方昭的视线停留在相框上,蓝水根解释说:“十多年前照的全家福,但阴阳相隔了。”淡淡的话似乎孤独惯了,但无法掩盖那份缅怀。他也看着相框,但神识在瞬间突然回到眼前,又道:“几年来一个人过惯了,呵呵。”
方昭明白到,这是一位孤独的人,其中的因由他不清楚,但明白到孤独的滋味谁也不想受,于是说道:“蓝叔,人生变幻无常,免不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能体会。”
轻轻咽下,自然之纯,净味中甘甜微涩,直抵心田,更是道不尽的甘醇舒畅,如琴瑟和鸣,纵然是凡夫俗子也能去掉浮躁与矫饰,抛却荣辱与得失,心明如镜,意趣自生,此乃茶不醉人人自醉,好茶!Goodtea!Verygood!”
卓大明差点把口中的茶喷出来,苦忍着。但蓝水根笑脸灿烂了,说道:“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呵呵!”
卓大明没好气地说道:“蓝叔,读书人就是这样唬弄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人的。他老母的,自认为肚子里有点墨水,说得天马行空,虚无缥缈。”
方昭也不辩解,知道他这是打趣的话。
三人聊着,直到傍晚时分,四周已起了零散的几缕炊烟,对于在钢铁丛林下过腻了城市生活的卓大明来说,很是怀念这种环境与气味。但他还有事务,于是交待了几句之后,没留下来吃晚饭便走了。
蓝水根叹了口气,“是呀!人生几十年光景一眨眼就过去了,只留下回首。”
方昭善于聆听,叫蓝水根一吐为快,这个寂寞惯了的人似乎找到了知音,一吐方休。
蓝水根的妻子五年前因一场病去世了,留下一大堆债务。生活本来就拮据,又要供女儿读书,十分困难。但乖巧的女儿坚决放弃学业从而减轻家里的负担,外出打工去了。可是,女儿出去打工后很少回家,只说忙碌,也电话也少打回家。本来无话不说的两父女,彼此间似乎有了一层隔膜,久于时日,竟有些陌生起来。
“她已经九个月没回家了,叫我时时掂记。”蓝水根内心五味杂陈,颇显无奈,“我这个做父亲无能,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生活。年轻人有她的想法,她的想法可能我无法帮她兑现。”他为此竟耿耿于怀而自卑。
偌大的一条船只剩下两人,用过晚膳后,夜幕拉紧了,远处彼岸上的船只亮起了点点灯火。蓝水根带着方昭爬下梯级来到底仓,一股淡淡的味道随之入鼻,似是鲜鱼留下的一点点陈年鲜味。
底仓中间位置算是一个小厅,两边有两个房间。蓝水根打开向船头处的那扇房门,只见是一间简洁的小卧室,室内的摆设似是女孩子的房间,小床上有叠好的粉红被褥,梳妆台、衣柜、电脑都全,房间虽小,但小空间利用得恰到好处,很雅洁,还有一股芬芳的余香。
卷十七躲逸虎门第3章
“这是我女儿的房间,她不在家,这些日子你就睡这里吧。”蓝水根说道,涌现出一份怀念。
“好的,蓝叔。”方昭看见梳妆台上有一个相架,一位俏美的少女个人照――身后是深蓝大海,阳光灿烂,与她的笑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