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挑灯看剑 > 《挑灯看剑》--那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挑灯看剑》--那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们不由地对《挑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煮酒论史,诸位看官想必也有了一番定论。

诚然,此书的硬伤不少,比如与皇后温存一段,有明显的故意为之的成分;又如赵匡胤的武功,也是个明显的败笔。

言及文初,赵匡胤复活在赵构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种异想天开。这本小说尽管附会历史,但本质也是幻想小说的范畴。作为这几年发展起来的这类小说,就和当年的武侠一样,在阅读和评论时,也该明了一个大致上的潜规则:异想天开,是这类小说共同的潜规则,只有在认同了这个潜规则的基础范围内,阅读、评论以及和作者的互动才具有意义。

我们,是否可以对此书给予更多的宽容呢?

参考书目:

女童还要学习其他方面的伎艺,并且经常演练。有诗为证:

昨日传宣唤打球,星丸月杖奉宸游。上阳宫女偏捷,争得楼前第一筹。

帝诰皇坟味有余,万几无暇旋生疏。终须别置三千女,分记金华殿里书。

后苑秋晴校猎归,淡妆宫女尽戎衣。数中供奉谁精熟,斜勒骄骢掠草飞。

御府书踪字字奇,散教宫女仿来时。研精笔法难停稳,并恨羲之与献之。

1.《南宋文人与党争》沈松勤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金宋关系史》赵永春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张邦炜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4.《绍兴和议与士人气节》王曾瑜著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

5.《行走在宋代的城市》伊永文著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

如此等等,俯拾皆是。皇家对女伎可谓情有独钟,以至爱屋及乌,还将伎艺作为贵妃入选宫中标准之一。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给人们讲叙:慈圣太后在娘家时,经常在寒食节间玩掷钱游戏,她掷出的铜钱可盘旋好久,侧立不倒,可为一绝。大约此事传进宫中,未过多长时间,她便被招聘入宫。

皇家如此,民间也不例外。女伎用实力和风采,在众多的表演群体中奠定了自己颇具竞争力的独特位置。试以临安上千名的著名伎艺人所从事的行当来看——

散乐:张真奴;踢弄人:小娘儿;掉刀蛮牌:朱婆儿、俎六姐;讲史书:张小娘子;棋待诏:沈姑姑;演史:宋小娘子;说经诨经:陆妙静;小说:史慧英;影戏:黑妈妈;队戏:李二娘;唱赚:媳妇徐;鼓板:陈宜娘;杂剧:肖金莲;唱京词:蒋郎妇;诸宫调:王双莲;唱耍令:郭双莲;覆射:女郎中;撮弄杂艺:女姑姑;射弩儿、打诨:林四九娘……这一名目的列出,是临安市民对杰出女伎的杰出本领的认可和推崇。

《挑灯看剑》一书中出现的慕容凝雪,应该就属于杰出的女伎群体的代表人物。对女伎的痴迷,从皇家到民间,都津津乐道。赵太祖闻得有如此佳人,焉能不访?要见慕容凝雪,需得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之才,这样的条件,也就被当时的临安大众,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综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