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金使
一群内待求爷爷告奶奶地上来劝阻,却尽皆被推得人仰马翻。
但秦桧却轻轻抬出了国家与孝道,自己营造出的有利于岳飞的气氛,便在顷刻间被他化解于无形。
反过来,秦桧倒成功地借自己要舍命陪岳飞这种注定不可能实现的借口,轻轻巧巧地将所有人对岳飞的敬仰与尊重,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相信若是自己的不肖子孙坐在这个位置上,现在早就已经手足无措,丢盔弃甲了。
可惜啊,秦桧!
赵匡胤目光微寒:“你碰上的,是朕!”
秦桧摇头:“陛下的生父太上道君皇帝,国难之时蒙尘漠北,不幸天年不永,崩于辽东,至今经年累月,尸骨仍然不得还乡。而陛下的生母韦妃娘娘,随待道君皇帝,流连塞外,操执贱役,终日以泪洗面,日夜苦盼能有遭一日,安奉道君皇帝梓宫归国,与陛下骨肉团聚。陛下之长兄,孝慈渊圣皇帝,至今仍在金人手中,终日南望故土,朝思暮想能有一日得还家国。陛下身寄万乘之尊,手操天下之柄,却任由自己的生父生母以及长兄死者不得安归故土,生者不能得睹亲颜,请问陛下,这可是人子孝道之所当为?”
赵匡胤眼望秦桧唱做俱佳的表演,冷冷问道:“这与杀岳飞,又有什么联系?”
秦桧微微颔首:“大金国与我大宋素有和谈之议,惟岳飞等一干粗莽武夫,不识大体,为搏一己之功名富贵,屡屡兴兵,破坏两国之间和平。而今金使已在半个月前携带大金国国书,抵达临安馆驿,大金国明确说明,只要我们诛杀了阻挠和约的岳飞,大金立即与大宋讲和修睦,恭奉太上道君皇帝梓宫及韦后娘娘回归大宋,到时陛下一家自可骨肉相聚,天下百姓,亦可得享太平,安居乐业。”
“是以岳飞有罪无罪,已是其次”,秦桧居然还回过头向岳飞一笑:“以岳飞一死,换道君皇帝梓宫归国,换陛下一家骨肉团聚,换金宋之间万世太平。岳飞为人臣者,又何能不死?”
“事君报国,身死王事,本是为人臣者的荣幸与本分”,秦桧踏前一步,张大了眼睛,有如冠玉般的脸上竟隐隐洋溢出从容就义的神情:“只要陛下一点头,老臣情愿陪岳飞共赴黄泉,以老臣这副衰朽之皮囊,昭显我大宋朝臣子一片拳拳丹心。”
…………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起了一阵忙乱喧哗,竟是直往这边涌来。
所有人都有点不明所以,纷纷往门口瞧去。
在这大宋群臣朝会的**场合,身处皇城大内,戒备森严,何以竟会出现这种情况?
几名金瓜力士持着武器,对着一名身着貂衣狐裘的大汉,却没有一个人敢动手,有些张惶地一步步直退入殿里。
不知谁带着个头,一时朝堂之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大臣跪了下来,齐声唤道:“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赵匡胤微微皱眉,看着殿下的群臣。
岳飞仍然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漠然神色,本来便拙于言辞的韩世忠空自急得头脸之上青筋暴起,却不知当如何反驳。
秦桧,果然不同凡响。
方才自己借岳飞之创伤与包大仁蓄意激起了一股惨烈之气,在那等形势下,若是秦喜硬要以预谋废立的罪名将岳飞入罪,哪怕这满朝文武中,有大半部分是秦氏一党,在他们的心中,也势必都要留下一个同情岳飞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