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战鼓
众人微微一愣,赵匡胤却是哑然失笑。
原本他以为是秦桧在朝堂上的十年经营,才会导致朝堂之上的读书人都是一些只懂得看秦桧脸色做人的软蛋,但若是这寄天下士人之望的勾龙如渊亦作如是观,或许自己应该改一改自己的观点。
正如勾龙如渊所说,文人士子这百余年养成的与君王同治天下的担当,以及歧视武将的心态,或许才是事情最重要的根由。
他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钻进了牛角尖的真君子,比之只知随风倒的真小人,要更让他头痛十倍。
慕容凝雪如此亲自奉酒,实在是第一次听说。
赵匡胤眼看慕容凝雪欺霜赛雪的手腕,捧着银杯,奉在自己面前,眼波流转,盈盈动人,也不由得怒气渐消,微微一笑,探首向前,就在慕容凝雪的手中喝干了杯中酒。
展昭向包大仁挑了挑大拇指,他对于慕容凝雪只有一面之缘,那份想念多半出于情窦初开少年的思慕之心,此时能亲眼在如此距离内见上慕容凝雪,已是心满意足,兼且他心中对于赵匡胤,此时已崇拜到无以复加,看到慕容凝雪对赵匡胤青眼有加,不但没有不悦之意,反是由衷地替他高兴。
勾龙如渊苦笑举杯道:“宋兄真情真性,所言所思无不直徹人心肺,发人深省。如渊虽然不敢完全苟同,却也一时想不出可反驳宋兄之处,实在是惭愧。”
赵匡胤哑然失笑,举杯与勾龙如渊互饮而尽,心下不由得觉得自己方才的论断或许下得早了一点。
众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一时场面有些沉默。
慕容凝雪清咳一声,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岔开话题说道:“方才勾龙先生点评我朝历代词宗,刚由周邦彦说至叶梦得,不小心话题却被岔了开来,而今我们还是恭聆一下勾龙先生的高见吧。”
勾龙如渊似还在思索着方才的问题,信口说道:“‘顾曲周郎’信笔写就的词尽皆合乎格律,语义华美,实是一代词坛正统。石林居士原本亦是词坛翘楚,可惜南渡之后,如‘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之句,却染上了几分兵革之气,殊非昔日清丽可读……”
他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自己又不自觉站在读书人的角度上看轻武士,不由得往赵匡胤处看了一眼,歉然一笑,收住了口。
慕容凝雪有些俏皮地转向赵匡胤说道:“先生谈吐见识,尽是非凡,想来诗词音韵上亦有甚深造诣,凝雪向来喜好吟诗赋曲,先生何不在此露上一手,也好让凝雪开开眼界?”
至少比起自己见过的那一帮天下读书人,勾龙如渊气质风度着实已可算得上是个中翘楚。
他从勾龙如渊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慕容凝雪颇有留恋,但此时却是坦然开口认负,只冲这一点,就让人觉得他实在不似是阴险小人。
如果他方才那番话当真代表着天下读书士子的普遍想法,那么就危险了。
自己虽然是以弓马得天下,却深知绝不能以弓马治天下。
自己需要一帮可以冲锋陷阵的沙场虎将,却也同样需要一帮可以帮自己打理出一个锦绣山河的士子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