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挑灯看剑 > 第148章 大理

第148章 大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位都不要激动”段誉哈哈一笑:“我只是想悄悄出去走走我们在善阐侯之后到达宋国又必会赶在善阐侯之前回来善阐侯不一定会知道的。”

“那也不行”董德钰低了低头很艰难地才隐藏起了对段誉轻蔑的眼神开口说道:“善阐侯离去之前再三交代他离开期间大理城中禁卫空虚为陛下安全计较切切要恳请陛下不要离开禁中半步更何况陛下此番还想亲赴宋国江南山长水远这委实……委实是太为难老奴了。”

“大理段家果然是气数已尽居然出了这么一个胸无大志的黄口孺子为君”看着这个日新帝段誉的表现董德钰的心里不由得又轻视了几分:“亏得侯爷临走之前还再三交代要仔细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实在是侯爷太过谨慎小心了!”

高升泰独掌朝纲早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在生杨义贞之乱的时候高氏一门就世代执掌大理相国之位到了高升泰的父亲高智升的时候高氏一门的权势更是登峰造极当时甚至大理人私下都以“高国主”呼之大理一国共设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大半均由高氏族人控制直到高升泰接任家主之位由于少年时与忠于段氏的四大家臣颇有交情也是为了缓和其余朝臣对于高氏一门独大的日渐联合猜忌这才让四大家臣等外姓接掌一些较为无足轻重的地方但高氏一族还是将大理政权军权牢牢地捉在手里这还是勿庸置疑的。段誉虽然名义上是大理一国之君但直正能掌控的除了真正忠心耿耿的四大家臣就只有地位然的天龙寺拥有的为数不多的一支段氏嫡系的僧兵了。

“你……”朱丹臣怒目而视却是一时说不出话来。

南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诸部族分立隋唐末季中原王朝无力顾及这西南边陲之地延至五代之时有郑氏、杨氏、赵氏、董氏、高氏、段氏这六大姓都是有地有兵尔后段氏先祖段思平虽然趁乱而起威服其余诸姓得国称帝但其他几大姓的势力除开郑氏已灭外在这一过程之中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势力其中又尤以高氏、杨氏为最。

高氏、杨氏在朝堂之上相互争夺权力世代不让随着帝位相承而至上德帝之时杨氏一门眼见高氏势力渐涨慢慢非其所能相比当时的杨氏家主杨义贞竟尔不惜铤而走险杀掉了当时的广安帝段廉义自立为君后来也是全赖高氏一门之力才领军夺回了地位是以高氏家族之势力到此又是大涨甚至大理之中普通黎民百姓也都知道大理一国是“段与高共天下”。

及至上一代的善阐侯高智升权势滔天段家皇帝俨然成了摆设差一点就要玩上一出禅让的把戏过上一把皇帝的瘾头。

“唉高大哥”朱丹臣在心里轻轻一叹:“难道多爽快的汉子在家族与权力面前终究也要换上一副面孔么?!”

与《挑灯看剑》相关的推荐阅读:------------沙海----------军妆------------------------------------------------狂枭--------------------

以下是《挑灯看剑》(第一卷第148章大理)正文,敬请欣赏!

.“我想去看看!”段誉一手轻轻拍着桌子上的战报悠然神往仿佛心思早已经飞到了那个草长莺飞的江南。

“陛下!”旁边两名伺立着的臣子显然是吓了一跳年近五旬依旧一副文士打扮的朱丹臣还没来得及说话另外一名内待已经用他特有的尖利的声音叫道:“这可万万使不得!”

“哦?”段誉微微一笑看向那名内待:“怎么就万万使不得了?董总管倒是给我分说分说?”

这一任的高氏家主现任的善阐侯高升泰年长他们四大家臣几岁的年纪在年轻的时候他们也是一起练武一起喝酒一起打架一起讨论女人的生死兄弟朱丹臣清楚地知道这位高大哥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的权力薰心甚至于在先前未曾续任家主之时他们的这位高大哥也曾跟他们许多次在他们面前若有若无地抱怨过他父亲在朝堂上专横跋扈的行径可是现在……

朱丹臣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自己也是大家族中的一员自然能够明白高升泰的转变的原因。

或许世事总是这样吧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是与时浮沉不由自主真正能够率性而为的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

就像眼前这位大理国日新帝段誉从小到大不管是身为镇南王世子的时候还是现在登基为帝之后好像都是现在的这种吊儿郎当的模样从来没有真正正经过。

不过也幸好他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吧如果换了一个锐意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恐怕早就跟高升泰闹个你死我活了吧。

“陛下您应该自称‘朕’”那名董姓内待大声纠正道:“朝政大事当付于朝堂公议宋国大败金人一事善阐侯已经于日前亲赴宋境陛下……”

“看来董总管没明白我的意思啊”段誉嘻嘻一笑:“我只是觉得许久未曾出去走动走动有点闷得慌所以静极思动而已与国事无涉!”

“那更加不行!”董姓内待毫不犹豫地用他尖利的声音叫了出来:“善阐侯离去之前早有交代天子一言一行关乎一国社稷不可轻乎陛下若想出外散心还是等善阐侯归来之后再跟侯爷商量决定吧!”

“董德钰”站在一旁的朱丹臣听不下去厉声喝道:“你开口闭口尽是‘善阐侯’三个字可还有一丝半点将陛下放在心上?!”

“哼哼”董德钰下巴微昂却是丝毫不让地说道:“朱大人言重了老奴职司内廷宫闱一应主子的生活起居不过是个听人使唤的奴才罢了善阐侯国之栋梁将家国大事尽数托付给善阐侯者正是陛下自己!老奴还记得自日新三年起陛下就曾下诏‘诸臣百官遇事不决者悉取善阐侯听取进止’老奴转述善阐侯之言也是依循陛下旨意行事又有何不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