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挑灯看剑 > 第177章 决裂

第177章 决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大宋立国以来国之财务诸策便与前朝不同虽说仍自是惟农为本但却未曾如前朝般一意裁抑商贾之属亦不曾视市利之举为不善之途是以我大宋商贸之繁盛实为古今以来之所未有”勾龙如渊也不推辞摇头说道:“如此固然造就了我大宋之岁入税赋实创前朝未有之盛我大宋之富庶或可称独步古今然则若细论其根基所在却也与前朝不同!”

说到“富庶”二字之时勾龙如渊语气似是略微有些不同只是秦桧与秦喜却也未曾多有留意。

勾龙如渊当世大儒自小便自深受儒学薰陶自命君子喻于义从来都视那些市利之途为小人营生并未曾多所涉猎也就直至前些日子职责所系这才详加翻查了相关的账目典藉只是他天生聪慧虽是匆忙上阵仍自颇有所得也总算对于文人士子之间传颂不已的大宋的富庶繁华有了些不同的看法。

大宋鼎盛之际每年税入之多确实也是有史可查的历代之中可以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存在纵使现在已然退守江南只据有半壁河山版图人口均不可与昔时相提并论然则经过这些年来的恢复与展每年国家岁入之税赋已然完全可以比拟强汉盛唐而未有丝毫逊色。

只是在勾龙如渊看来这倒也未必就说明大宋国中真的就这么物富民丰人人安享富足了毕竟大宋税赋之制与前朝不同隋唐之际国中税赋与支出都自是采行量入为出之制以每年实际征收上来的税赋财物的多寡来制订来年的各项支出事宜而税赋却是按照各种标准一早厘定的这期间自不乏有因雨雪雷暴等天灾抑或是外敌入侵乃至宫中大兴土木等**妄行加减的例子但总体来说总还有一定之规也就直到后来唐德宗时杨炎行“两税制”之后才一改前习只不过是时唐室经过安史之乱声威已大不如前也算不得一个可以比拟的标准。

勾龙如渊轻轻一叹一时间竟有些想得愣住了。

“勾龙大人如此说话秦某还真就听不明白了”秦喜看着勾龙如渊竟尔忽然住口不谈还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下微怒开口说道:“既然勾龙大人也知道我大宋之富独步古今粮草军器无物不备包大仁所献之多征捐纳之论纯属多此一举的扰民乱政之策方才那一大番话却又是意何所指?!”

“秦大人实不相瞒在此之前如渊心中也一直是如同秦大人这般想法”勾龙如渊被秦喜这一句话却也回过了神来向秦喜苦苦一笑摇头说道:“直至这些时日来如渊心有疑问以御史中丞之权令诸部御史详加探勘国中供需支出与粮草军需诸般物资等仓储明细这才明白我大宋之富独步古今或许不假但若要仅以官方所存储之粮草储备莫说是夸口无物不备就是应付眼前这样一场天子官家与韩世忠韩帅所率领的两部相加不到十万人马的军粮辎重都已然是支撑不了多少时候了!”

“不可能吧”秦喜倒还真是被勾龙如渊这句话唬了一跳险此整个人站了起来却是及时醒觉望了一眼秦桧连忙轻咳数声掩饰方才的失态这才沉颜作色对勾龙如渊说道:“勾龙大人本官虽非职掌户部军储之物然则中书舍人本为上传下达而设本官对于国家税赋之制也自问稍知一二近年来我大宋君臣上下励精图治国中每年之税赋较诸建炎初年增长三倍有余除却日用之需都自是抽调固定份量以做军需储备又怎会出现勾龙大人所说的情况?!莫非勾龙大人言下之意竟直指我大宋朝堂上下官员竟尔相互勾结虚报税赋中饱私囊?!此事事涉重大勾龙大人可切勿信口开河!”

秦喜虽然嘴上如此说话但心底里头却也明白眼前这个勾龙如渊不管这些时日来的行迹与他们父子之间如何渐行渐远但却也决不是信口开河之辈他既然敢这么说话想必确实是有所真凭实据只是秦喜一时之间实在很难想像这大宋之富庶繁华无论任何人都自是可以体会得到这些年来大宋除却武备军事之外经济商贸无不蒸蒸日上更是随便都能够看得出来的事情又怎么可能会出现勾龙如渊所说的那种情形。

而宋之税制多承两税制而来又有所变革但两税制之量出以制入的精神却是尽数沿袭了下来每年都是先根据前面数个年度之税赋收入与支出情况再制订出出今年应收税赋总额再将此根据各种标准分配给各地州县这原本也不失为一个使得账目管理明晰的好办法只是在勾龙如渊所翻阅的诸般典藉之中却往往现朝中制订税赋标准之际都自是以前几年度之支出量宽而订每年税赋不断增加更时常有些旁出之举如靖康之变前徽宗皇帝那令得大宋天怒人怨的“花石纲”之流劳民伤财糜费良多虽说看起来大宋每年税赋确是迈汉唐但这毕竟只是根据朝中官员制订的税赋总额所征收上来的东西与隋唐之际那等直接反映田亩人丁增减的税赋之数还是颇有不同文人士子间历来所认为的的那大宋之富独步古今在勾龙如渊看来恐怕个中还是不乏可以细加推敲之处。

只是勾龙如渊心知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终归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这些想头不外是自己闭门造车所得出来的些许看法终归缺乏真正的依据要真是碰到一个内行人只怕随口扯出些账目明细就足以把自己唬得一愣一愣的更不用说眼前正对着的就是大宋第一内行的秦桧他当然也自是不愿意去班门弄斧。

“商贾不外尽皆逐利之徒细枝末节处不妨物尽其用却绝不可见信国之根本仍在农桑”秦喜倒是未曾再与勾龙如渊起争执微微沉吟道:“只是本朝虽有王安石以新法蛊惑人君欲借朝堂之力与民争利引来新党旧党争执不休然则南渡之后幸赖天子官家英明拔乱反正这些年来已然尽弃新党之学商贾之流或有不少富甲一方坐拥万金但在朝堂之上经世致用者仍只能是圣贤教化天理流行只不过因为这些贩夫走卒之辈亦是大宋子民对于税赋一项也不无裨益是以才不曾严加管制而已勾龙大人所言的‘根基’二字未免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更何况这却又与勾龙大人适才所说的问题有何关联?!”

推荐阅读:-----------------

(天津)

除非……

秦喜方才那一闪念之间心下却隐约冒出来一个极为可怕的想法也就是那么一转念间已经把他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看着秦桧嘴角丝毫从来也未曾变过的笑意秦喜心下更是波澜汹涌只是嘴里义正辞严地说着借机把脸转向勾龙如渊再不敢多望向秦桧一眼。

“国中税赋确实是连年增长如渊还特地遣人仔细比对了朝中这几年来各州上供、留州、送使之账目明细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而如渊手下诸方御史这些日子来也都未敢停歇懈怠奔走于各部院衙门及州县之间各类情弊案件倒也查出了不少”勾龙如渊倒是没有觉察到秦喜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事实上他第一次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想法也跟现在秦喜几乎一模一样甚至由于身居御史中丞职掌御史谏院反应只怕较诸现在的秦喜还要更为激烈一些是以他只是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但若说虚报税赋中饱私囊这样大的事情如渊无能倒是未曾有所现。”

“如渊的话倒是将老夫的胃口也吊起来了”一直微笑不语的秦桧插话说道:“以如渊的为人在老夫面前自不会虚言以对只是老夫自问对于国之税赋了解之深只怕大宋上下也未有人能过老夫对于如渊适才所言老夫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听如渊的口气想是已经明白这个中缘由不妨径自道来一解老夫心中所惑。”

秦桧在朝堂之上独相十余载自前朝神宗皇帝元丰改制之后罢撤有“计相”之称的三司使就以宰相兼领财政之事要说起国家税赋只怕就是当今的天子官家也未必能够比秦桧来得更加清楚明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