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逸仙不再看剧本,她想自己就是申生,最后绝食自杀还化作痴情的鸳鸯,为什么写剧本的人永远没有想象力;还是观众喜欢活在欺骗与假象里。这一杯鸳鸯都喝完了。
只羡鸳鸯不羡仙。
如茵的记忆在时间的河流里迷失方向。
1982年,秋。
逸仙看着报纸,逸仙不喜欢看报纸,看到如茵要回来的消息。如茵的经历象戏剧,曲折的凄惨的最后得到好的结果。
逸仙不喜欢戏剧性的东西。
逸仙喝了一杯鸳鸯,拿过剧本来看。剧本叫《娇红记》。
逸仙握着她的手,冷冷的手指,瘦的,象玉的颜色。
如茵想到一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执手相看的人,却没有等来,她们都没有等来。
人生里常常充斥的总不过是些镜花水月,虚空的东西。
她冷然看着相片,古代的美女,扫过时间的烟尘重回旧地希望拾起当初遗下的细软。这是她自己么?如茵冷冷的一笑。
冷冷的站在时间的边缘,轻蔑地笑着。
官宦小姐遇上表哥,私定终身,但是遭到权贵从中作梗,最后双双殉情化作一对鸳鸯。逸仙冷笑,来来去去的陈腔老调,她照例是那个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的表哥,在那个时代这已经是最大的放荡不羁了。表面上象正人君子。
官宦小姐叫娇娘,申生是她的表哥。[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17Z.cOm]
娇娘在慨叹“古来才子佳人,共谐姻眷,人生大幸,无过于厮。若乃红颜失配,抱恨难言”,因为不想匹配匪才郁郁而终,为此她“宁为卓文君自求良偶,无学李易安之终托匪材”,“虽若吴紫玉、赵素馨身葬荒丘,情种来世,亦所不恨”。在她看来,共谐姻眷的人生大事,要由“自求良偶”的道路寻找。
自觉地女子,自觉地选择自己的配偶、生命、婚姻、爱情,象革命党,选择作烈士。她鼓励她的情人勇敢起来。
逸仙想,这些倒霉的表哥最后都被逼着殉情。导演要求她还要唱黄梅调,黄梅调是最乡土的曲调,带点软绵绵的意味,象那些暗送的秋波撩拨人心。
这应该是如茵最后一次见到逸仙。
逸仙在秋天死了,她一个人住,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对于年轻的人,她们就象古董一样在暗处发着昔时的光。报纸说是服了过量安眠药,一代名伶香消玉殒。香消玉殒这个词不象形容逸仙的,她很坚决很顽强地和病魔斗争,她的主治医生回忆。
香消玉殒是属于细软无力的女子的。因为没有依傍只好去死,没有选择。
对于逸仙,却是主动的。
如茵想起从前,开始回忆从前终究不是好事,从前的事情,她记得,但是却是混乱的。没有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