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看着又一只渔船又将靠岸,白色粼光自船仓内闪闪眨动,可以看出这只船的主人今次大是丰收,贾宇生站在岸边淡淡地望着,嘴角边有一丝丝微笑,显得很平静,“小虫子,你看了什么?”
小虫子也看到了那白晃晃的渔仓,回过头来,两个小酒窝微微内凹,闪动的眼瞳轻眨,小左手轻轻捏着自己的耳垂,作思考状,然后轻轻地道:“那是吴轻凤家的渔船,她们家这一次又捕了不少鱼了。”自从屡遭吴轻凤的白眼后,小虫子也学聪明了,幼小的心灵对吴轻凤一家有了一点点抵触。
“这只是表象。再想想,深一点儿。”贾宇生轻轻诱导着,语气很平和。
这下,小虫子足足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什么名堂,他求助地望向贾宇生。
贾宇生轻呵一笑,“想不出来吧,你前阵子还经常问你妈的唉!”
夏日仍旧炎热,六月的海风带着轻轻的啸声,从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海洋深处往这里,每年这个时候,正是渔民丰收的时节。整个渔村除了在山上的农作物收成外,几乎大部分的生活来源都来自渔业。
这里的很多咸水产品都在上岸后立刻被运往附近各地,为这个偏僻的渔村增加了一个风景线——渔沽悬价。正是,通过过秤衡价,渔夫们的辛勤换来了他们逐渐稍稍殷实点的生活。而对于只以山林农作品为活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无疑只能盯着别人慢慢将生活改善。不是自己不够勤劳,也不是自己不够专业,而是在这个环境下这个地方渔业比其他产业红火。
有一句古话,郎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要怨的,只是说他们自己择业不准。
而且可笑地是,有时大家都做一份渔产活,由于存在着高低不等的情况,这时候,他们也对此而暗里较劲。
这里,曾有这么一家兄弟:一座小小的平房分为两半,两兄弟两家人各住一半,在渔产活贬卖或捕鱼是合伙分半的。那么有趣地是,兄弟两家不管买什么都是一起购入,然后一家一半。这但不打紧,最搞笑的是,连他们两家所生养的孩子也是对对碰的,他生男的,那么他也生男的,他生女的,他一定不会生男的,这样子,他们两兄弟同住一个屋檐下,几乎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而且一直这样“仇视着”,不知何年何月才会结束。
“是船为什么能浮在海里吗?”小虫子摸了下后脑瓜子,傻傻地笑道。
“对了,小虫子真长记性。这句话用另一个说法就是‘海在海中行的道’,知道什么是‘道’吗?”贾宇生先是赞了一声,旋又将话题引入下一个,说到“道”字时声音加重了几分,其思维反应之快,表达之清晰,不愧是一名教师。
“道理!这个我懂啊!”
就是在这么一种狭隘的小农思想下,他们的生活状态一直处于“你有我也有”的攀比中,虽然他们都很勤奋,但他们的思想从本质上决定了他们只能这么小本经营着,可能有一天,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他们将会拆伙。
嫉妒眼红已经成了这个渔村的一种共象。就像贾宇生娶了一个美丽的媳妇——文萱,几乎招惹了全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男人的红眼,文萱生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小虫子,又招来了吴轻凤诸类的白眼轻视。但这一切,并没有给小虫子一家带来多大的干扰,他们还是一往快乐地生活着。日子是苦了点,但他们还是咬着牙关,靠着贾宇生的教资与文萱的手工刺绣艰难地维持着。幸好地是,小虫子很乖,并没有给他们带着麻烦。
我们的小虫子在干什么呢?他已经不再坐在自家的屋檐下了,他已经开始走了出去。
自从他们家有了电之后,小虫子一下子认识到了“光明”的重要性,他的心性开始转得活泼点,不呆了。
“爸爸,你快来看,有船来了。”一声稚气童真的小孩声,小虫子快乐地在石砌地海岸边跳着,双手舞动,双脚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