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地球浩劫
深呼吸了一口气,王博士强制自己安静下来,仔细观察了一遍了警报,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三级警报!”
三级警报,代表严重,但不紧急的情况!这表示还有时间处理。
王博士刚才调出虚拟感应键盘,就是将一些数据输入央计算机,让其自动跟踪观测。
不得不说,因为进行太空计划,国许多高科技产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特别是计算机方面,更是取得相当大的发展,虽然在家用计算机方面,还不能和一些西方国家比较,但在大型计算机方面,国的光计算机已经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和几个计算机强国比较,也是各有擅长,并不落于下风。
这台央计算机,就是使用光技术的成品。虽然还有许多地方尚待完善,但也已经远超其他大型电计算机。甚至因为集合了诸多优秀的工程师心血,这台计算机的处理系统已经具备初级自我检查,以及一些简单的自我修复,还能根据命令,自动进行一些复杂运算,处理一些高端数据。可以说,这也算是对电脑智能的一次有益尝试。
因为专业关系,这些东西王博士不算精通,但这台计算机给工作带来的好处,他可是切实感受到了。
比如现在,他只是输了几个数据,剩下的工作就交由计算机来完成,他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测,相比以前的工作量,可谓天壤之别。
做为监测室的主任,王博士无论学识,为人,还是工作成绩上都让人无可挑剔,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对绿茶的偏爱,可以说,他是个无茶不欢的人。
王博士身为监测室的最高领导,他本来是不用值班的,不过出于对这个工作的热爱,王博士几乎不怎么出监控心,一年三百十五日,到有三百十日在心工作,完全称的上一个工作狂。
今天又归他值夜班,虽然在地下工作,昼夜的概念不是很强,出于以前养成的习惯,还是进行了分班。
习惯上来说,晚上才是观测夜空的好时机,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高新电设备,已经大大弥补了这种局限。各种射电望远镜,微望远镜,空间碎片探测望远镜等等,各种各样的望远镜分布在高山,大地,甚至海底,对太空进行不间断的连续监测。
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监测人员来说,白天黑夜已经没多大区别。
因为如此,他才能一边观测,一边闲的喝着绿茶。
抬眼看了看屏幕,并没有什么异常。王博士收回目光,扫了身边的监视器一眼,还在计算,各种数据流让王博士看的眼花,耸耸肩膀,不再关注,低下头,默默思索这次能量波动可能的原因。
“嘟……”一声低促的警报声让王博士倏然一惊,手一抖,茶杯差点摔了出去。
静了静神,王博士放下茶杯,扫视了一眼,发现警报源正是超级计算机发出。这个警报主要是为了监测预防太空来的危险,比如陨石碰撞,卫星坠落等等,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太空预警器,防备敌人的太空攻击。
它的突然鸣响,让王博士的神经突然拉紧,心脏也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一下一下,似乎就要跳出胸膛。
王博士值夜班,除了一些常规观测,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在无人打搅的情况下,研究太空望远镜的应用,以及对一些新发现的太空物资进行猜测分析。
最近有消息说,国外的某家天台,监测到太阳系外十亿光年处有巨大的能量波动,有人猜测,这是否是一次恒星爆发,或者说别的原因引起的能量波动。
这样的能量波动在太空并不罕见,比如行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等,诸多因素都可以引起太空能量波动,而且其动静都不小,可以说,太空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能量波动,只是这些波动离地球过于遥远,所以才感觉不到。
王博士感兴趣的是,这次爆炸离太阳系不算太遥远,虽然也是以十亿光年为计算,但在太空,几十亿,上百亿光年为单位的都是司空见惯,相比之下,十亿光年,实在不算什么。
更何况为了配合“登月计划”,国家这些年陆续发射了多颗卫星,这些卫星上都装有高新的望远镜,可以非常方便的从太空观测,获得更清晰,更可靠的数据,为计划的顺利进行,提供让人信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