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末日联邦 > 第一百九十章 天地双网 图

第一百九十章 天地双网 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三联文学网】

联邦不仅在探索外部大6遭到惨重失败,连射的卫星也接连出现问题,无法承担建立通讯网络的重任。

联邦科学家在无法破解卫星为何失效后,改而考虑用另外方法来监视天空和大地。221o年,地球联邦的科技得到重大突破,在第二任席院士邓家光的带领下,核能源的微型化技术成功,整个地球联邦进入飞展时期。就在这个时期,有人提出浮空通讯概念,就是在天空中放置一些浮空飞碟来替代卫星。

当时浮空飞碟的难题主要是在能源持续和反重力装置上,当第三任席院士杨洋博士成功制造了光脑以及明了光能晶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浮空飞碟长时间滞空的能源问题得到解决后,天空通讯迅猛展,因为其特殊便利和廉价,很快就在联邦推广开去,最终成为联邦惯用的通讯手段,而地网系统退居二线,成为联邦保留展的特殊科技。

因为浮空飞碟基本上可以代替卫星对地面进行监视,所以这套通讯系统又被叫为天网系统,以区别地网系统。现在联邦的常规通讯手段都是靠天网系统,地网系统除了军队和特殊部门外,很少使用。

学府做为联邦的特殊所在,有着一套完整的地网通讯系统,每年都会投入经费进行维护,以确保它的使用不出问题。

智能系统却很遗憾的告诉他,这些通道都是双向控制,需要独立地下设施智能,和学府地下设施智能共同授权才能开启。并建议他向学府智能提交申请,看能不能通过。

听到如此麻烦,李金的兴致也就消了,转身去了地下楼层的通讯室,这里可说是地下设施中最重要的一处地方,如果地面部分出现问题,这里就是地下建筑的总枢纽,担负着管理和外部通讯的重任。

不过这些不是李金感兴趣,他来此的目的,只想见识一下闻名已久的地网系统。

地球联邦在建立初期,幸存的地下城市之间,互相的通讯是使用旧世界留下来的地波应急网络,简称地网。

地网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o世纪5o年代,古中国共和初期和古美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的中国部队因为在武器上不占优势,互相之间的通讯经常被对方炸毁,于是有人提出可否把通讯线路埋在地下,避过对方的攻击,地网概念开始出现。经过古中国几十年努力,在旧世界的毁灭前夕,这套地网系统已经非常成熟。

李金的实验室也是学府地网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有着完善的通讯设备,这让一直对地网很好奇的李金有了一次直面接触的机会。

在智能系统的提点下,李金摆弄了几处地网通讯,现其和天网通讯也差不多,实际通讯质量还略低于天网系统,不过清楚传达信息还是毫无问题的。

天网和地网可以互相通讯,却不是联合系统,而是各自独立,有着各自的通讯网络。在使用中李金还现,地网系统切入天网系统极为便利,但天网系统切入地网系统,却需要经过几道验证,才能成功切入。

看来地网系统最优胜的地方还在于安全和抗击毁性,并不在于方便和好用。

这和天网系统的设计概念是两回事!

地网系统的收设备和天线全部都是架设在地下,抗毁抗干扰能力极高。按当时研究这套地网系统的专家司徒梦天所描述的那样:就算所有地面通讯设备都被摧毁,只要人还活着,就能使用地网系统进行通讯和指挥,在当时就被赞誉为最后的通讯手段。

核灾的时候,大部分幸存下来的地下掩体都是靠地网系统进行通讯。在联邦成立后,又对地网系统进行大力改进,最终将整个联邦城市都纳入地网系统的范围。

可以说地网系统为联邦的建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不过现在联邦的一般通讯不再依托地网系统,而是新开出来的天网系统。

联邦在成立后,感觉到地网系统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就想和旧世界一样,建立一套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不过结局并不怎么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