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听程颐所言也有道理,四个儿子都是官学的学生,都是天子门生,若是另拜老师就有所不妥,而程颐所说的“走动走动”就是说他可以教授兄弟四人,但是不要论及师生关系。孙廷敬当然明白其中道理,也为程颐的心思缜密而感佩服。他拱手高兴地说道:“在下替犬儿多谢程公厚爱了!”说着他对四个儿子道:“你们快过来,不过不能称师,那称呼......”
“老夫虚长将军多岁,不如就称呼‘伯父’如何?”程颐提议道。
“好!就称‘伯父’!”孙廷敬道:“你们过来向伯父行叩拜之礼。”
四人上前拜道:“晚辈见过程大人!”孙廷敬一一向程颐作了介绍。
“这就是孙将军的四位公子啊?”程颐捋了捋胡子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大家都坐下后,孙廷敬就命人奉上了礼物,古藤杯。“程公,小小礼物略表情谊。”
程颐打开了礼盒,眼前一亮,赞道:“是古藤杯啊?配老夫最喜欢的百草酒简直是玉液琼浆啊!”老爷子小心的拿起一个古藤杯,仔细端详起来。
“这是犬儿仲雄挑选的,不知程公喜欢否?”
唤伯父程颐实收四学生,留墨宝季杰初识程靖波
程府位于皇城的南边,距离孙家的将军府有一段距离,需要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才能到达。这日,孙廷敬带着四个儿子坐着马车来到了程府。朱漆大门上用金漆写着“程府”,这座府邸是英宗赐予这个昔日的师傅的,虽然不是很大但及其简雅,完全符合程颐这个文人的气质。门口的侍童看见有客便上来问道:“可是镇威大将军和几位公子?”
孙廷敬微笑着点头道:“正是。”
侍童道:“诸位请跟我来。”说着就引着父子五人进了大门。来到厅堂上,堂上简雅的装饰显得内敛而不张扬,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有盛唐时的画作也有几幅程颐自己的画作。侍童奉上茶,道:“请孙将军和几位公子稍等,我家老爷正在更衣。”
孙廷敬走到程颐的一幅画作前,上面落款的时间是三年前,那时程颐正在外省为官。“看来程大人的画艺又更上一层楼了,画中更显平和与内敛。”
“喜欢!老夫很喜欢!”程颐面露喜色,道:“令公子真是好眼光啊!”说着他小心的把古藤杯放回礼盒,道:“老夫多谢孙将军的厚礼了!”
孙廷敬笑言道:“小小礼物何足挂齿?其实今日前来,下官确有一事相求。”
“哦?什么事啊?”程颐捋了捋胡须道:“说出来看看老夫是否能办帮得上忙。”
孙廷敬看了一眼四个儿子,道:“程公也知道,在下乃是武夫出身,后来才略读兵书。下官如今在枢密院任职顿感学识浅薄,如今犬儿已经陆续出仕为官,在下别无所求,只愿他们能多学点东西,所以我希望犬儿可以跟从程公您学习四书五经以及从政之道,将来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程颐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他看了看这四位孙公子,道:“老夫也听闻过当年令公子在殿试时的才华出众,虽然没有折桂,但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站了起来踱了几步后,道:“四位公子曾经就读于官学是天子门生,现在也都在朝中任职,论及师生恐有不便。不如就请四位公子多来我家走动走动,相互切磋吧。”
“爹,程大人家的摆设真是别致啊!完全是文人雅客的味道。”伯英不由得赞叹道。
只听得后堂传来朗朗的笑声,“哈哈哈哈~~后生缪赞了!什么文人雅客?只是老眼昏花,花须齐胸的老匹夫一个而已!”
寻声而去,只见从后堂走来一个身着藏青色袍褂、头戴便帽的老头儿。他的体态略胖,两鬓已经灰白,同样灰白色的胡须整齐的垂下,此人便是程颐,程正叔(程颐的表字)。孙廷敬见了程颐,忙恭敬的作揖道:“下官孙廷敬,拜见伊川先生(程颐,人亦尊称其为伊川先生)。”
程颐忙回了个礼道:“廷敬啊,许久不见了!我看你还是和当年一样英气逼人啊!”
“程公说笑了,你看看我,已经是四十不惑之龄了,哪里还有什么英气啊?”孙廷敬转头对身后的四个儿子说道:“快过来见过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