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皇帝耶律洪基来回踱步,冥想了一会儿,道:“你马上去拟旨,命已经开拔的兵马和粮草速速返京!再传旨说朕有要事相商,命大将军即日返回!”
“陛下,那前方的军队呢?是留是撤?”耶律乙辛说道:“现在离大将军许诺的十日期限还有三天,臣估计宋国已经调动了足够的兵马前去真定府了。”
“哦?”皇帝放下了笑容,问道:“什么密报?”
耶律乙辛呈上了诏书,道:“臣有密报,说耶律宗元与宋国暗中交易,欲称孤南方。”
皇帝看完诏书,脸一沉道:“此事非同小可,没有真凭实据太师不可乱说啊!”
“陛下!臣自知事态严重,所以两天前已经派人去前线打探。”
“结果如何?”皇帝追问道。
“皇上!”皇后拉住英宗的衣袖,说道:“臣妾知道陛下的无奈,但是也请陛下答应臣妾一个要求,好不好?”
英宗点了点头道:“好,你说。”
皇后泪流满面地说道:“雪香年纪还小,我不忍心这么直接的对她说,担心她一时接受不了。请陛下宽限几日,不要那么快下旨,让臣妾慢慢的劝说雪香。”
英宗叹了口气道:“好吧,不过朕只能给你三天时日,三天后朕就下旨和亲。”
话说伯英带着四、五人身着契丹服饰,梳着契丹人的发髻带着契丹族的毡帽,装扮成从宋国回城的商旅进了大辽的都城,中京府。
“探子回报,说耶律宗元私自与宋国订下十日之约,这分明是给宋国调兵遣将的时日。”
“这事将军上书说过,还要求朕多调兵马给他,以备交战。”皇帝说道。
耶律乙辛道:“陛下!他是想将更多的兵权掌握在手,以便叛变啊!臣打探到,他与孙廷敬有过议谈,当时他还带了陈年青稞酒与孙廷敬畅饮言欢,这哪里是在为我大辽议谈啊?分明是在为私密谋!”
“真有此事?”皇帝深锁眉宇问道。
“千真万确!”耶律乙辛答道:“陛下,请赶快下旨将耶律宗元调回中京,以免时机成熟后,他真的举兵造反!”
伯英命手下的四、五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这些人都是生长在边境,熟悉契丹人的生活习性和语言,所以伯英还是比较放心他们不会露出马脚的。他首先命这些人去了中京最热闹的茶寮和贵族出入最多的饭馆,悄悄地散播谣言。说从宋国回城的路上,看到两军歇战,而且耶律宗元与大宋将军孙廷敬交往过密,等等等等。而伯英则用契丹文写了一封告密信,当夜趁着夜色送到了大辽朝中与耶律宗元对立的政敌耶律乙辛的家门口。
耶律乙辛何许人也?他是当朝辽国的守太师,是皇帝耶律洪基的亲信大臣,分管着部分兵权。在辽国就他和耶律宗元手中握有重要兵权。而他对耶律宗元的居功自傲很是不满,在朝中是对立的两派。
当耶律乙辛第二天一早拿到这封匿名信后,心中一阵欣喜。但是他还是立即冷静了下来,他没有马上把事情上报给皇帝,而是派出亲信去前线打探虚实。不出两天探子就回报说,耶律宗元果真许诺宋国十天期限,两军暂时按兵不动。而且还探听到耶律宗元和宋将孙廷敬曾经一起议谈,当时还带了上好的青稞酒,两人看上去交情不错的样子。探子还报,说一路回来已经有不少人在私议耶律宗元的事情,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舆论。有了确凿的证据,耶律乙辛马上写了一封诏书,前去面谏皇帝耶律洪基。
辽国的宫殿里,皇帝耶律洪基正在与后妃们打马球。内侍来报说太师耶律乙辛求见,皇帝传见大殿。耶律洪基打马球时的好心情似乎很浓,见了耶律乙辛大笑着说道:“太师,有何要事求见啊?”
耶律乙辛满面忧虑的说道:“陛下,臣有密报!是有关前线大将,耶律宗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