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小莉说:“给你个官位,你比他们更坏。”
回上海的时候,火车已经不能准点,丹阳让小马给弄到两张软卧票,免去了在硬座车厢的拥挤。车站里,那些串联的学生雄赳赳、气昂昂地无票乘车,似乎又回到了“文革”初期大串联的境地。
丹阳很关心今后的经济发展,他和吴可邀请苏教授一块儿出去找个地方散散心。
他们来到山东日照市,住在一个临海的宾馆里,宾馆的下面就是高高的防波堤,夜晚住在房间里,可以听到海潮冲击堤岸的“哗哗”声。
丹阳说:“小莉,当初你还担心小马不走正道。我说呀,人关键是他处在一个什么环境,有了环境,大家都会动脑子。像小马有灵活的脑子,办起事来也许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人都强。”
吴可笑道:“你是不是说你自己呀?对了,我最近发现你讲话刻意追求一种哲理性的效果,也是因为环境吗?”
丹阳说:“那当然,我整天向苏教授讨教,掉两下书袋那是起码的基本功。”
小莉也笑起来。
小马开着那辆银灰色皇冠车,先去四海音像社,又到莫愁湖公园旁那家小饭店里吃饭。汽车要过省委、市委门前时,游行的人挡着去路,不得不绕路过去。奇$%^书*(网!&*$收集整理这些游行的人都打着横幅,写着“要民主”、“惩治腐败”的字样,明眼一看,游行的队伍里以学生为主体。
丹阳说:“演出的事你不妨让李咪来组织,她现在人老珠黄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首老歌。我想,让她组织演出她肯定乐意。”
吴可从家里过来约丹阳去会计师事务所看一看,丹阳向范文宣告别,李咪和林音音她们也过来和丹阳告别。丹阳注意到林音音那幽怨的目光,握手的时候她的小手显出许多的无奈。
自从吴可到上海后,太可会计师事务所的事务全部由原来的副所长向依露负责。向依露原来在江山化工厂审计处工作,在厂里号称“才女”,由于锋芒毕露和处长同翻,一气之下来这里应聘。她原来学的是会计专业,这几年又在南京大学业余攻读金融专业硕士学位。事务所在她的打理下井井有条,按说事务所承揽丹阳集团的审计监督业务,所需费用完全够日常开支,但向依露不满足,她利用和省政府职能部门中同学的关系,又承揽了财务大检查、评估、咨询。验资等业务,手里的活简直做不完。吴可临走的时候,事务所仅有十余人,现在事务所的人数已升为三十多人。
丹阳起劲地勉励了向依露一番,向依露说,由于丹阳集团的业务基本上都在上海开展,能否在上海设立一个事务所的分支机构。
吴可也赞成这个建议。
丹阳在车内说:“可可,这些都是你们学生干的事,你现在还有没有激情呀?”
吴可说:“怎么没有?我虽然不可能去游行了,但我还是要尽一点道义的支持。我刚才看到他们还带着捐款箱,回上海后,我要为他们捐点款。”
丹阳说:“纯粹是没事找事,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像我吧,就应该闷声发大财,这些无谓的事情少干为妙。”
吴可说:“你的钱还不太多,也没有政治要求。我听说有的公司这次不少花钱,还亲自组织。”
小马说:“腐败是应该抓抓了,我感到现在整天就是灰孙子,办什么事都要送礼,还得瞅着人家的脸色。我一直在想,老天爷对我不公,为什么不给我一点权力,给我个官位让我也过过瘾呢?”
丹阳想了想,让暂时按目前的状况维持一段时间再说。
小马和小莉跑过来,坚持让丹阳去他们的音像社看一下,并一定要请吃中午饭,小莉说:“阳哥自己去了上海,对音像社就不管不问,你是否忘了,这里面还有你的股份呢?”
事务所的一楼,四海音像社原来就在这里设了连锁销售店,这两年,小马和小莉又商量着在这里扩大了门面,增加了图书销售的业务。他们顺路在这里参观,只见这里人流比较多,且周围省直机关比较多,人的文化层次也比较高,图书销售得很不错。吴可夸赞小莉:“莉姐,这肯定是你的眼光。小马呀,整天不读书不看报,打破他的脑袋也想不出这个主意。”
小马很得意:“你恰巧弄错了,这个主意反倒是我想出的。老婆,你说是吗?”
小莉点点头:“不错,为了拿到图书销售许可证,小马下了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