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后懿旨降下,郭威手下众将皆是心存不满。来至帅府劝郭威自称皇帝,郭威道:“我已在太后面前,保奏另选刘氏宗嗣为新君,岂能反悔?”
柴荣言道:“父亲如今功高震主,权倾朝野,倘若再拥立刘氏宗族,父亲手握大权必遭人忌恨,今日之荣将前功尽弃。”
郭威道:“我儿之言,到也有理。只是太后诏书已下,我怎好食言,失信于天下?”
赵匡胤道:“主公何不效仿明宗李嗣源?”
郭威道:“此话怎讲?”
天子少年赴黄泉,难为暴君话可怜。
千刀万剐害天理,自作自受肉泥般。
败报传至开封,奸相苏逢吉、监军郭允明、将军聂文进自知大祸临头,各是自缢而亡。郭威杀败官军,收降兵五万余众来至开封城下。
开封城们大开,宰相冯道统领朝中百官以天子大礼恭迎郭威。郭威赶忙甩蹬离鞍下马,双膝跪倒对拜群臣言道:“郭威举兵只为匡正君位,重整朝纲,岂敢受此大礼。”
冯道言:“都督此行良苦,太后降懿旨请都督入见。”
赵匡胤道:“当年李嗣源率兵攻入京城,自有称帝之心,却不便直言。李嗣源自称监国,独断朝政,迫使百官拥立为君,皇袍加身。末将以为都督也可先自称监国,再寻皇位。”众人闻听皆赞成此计,郭威得此妙计,到是雄心膨胀,决议监国理政。
三日后,郭威假造太后懿旨自称监国,而太后深居后宫不知朝事,郭威奏道:“朝廷历经战乱,百废待兴,群臣为天下苍生着想,才拥立为臣监国。”太后信以为真,遂将诰书曰:
“枢密使郭威,救朝廷于安危,保大汉之血脉,虽诰书已命另择新君,却不得天下归附。天道在北,人心靡东。刘氏气数已衰,当禅让于郭威,方是顺承天意。”
郭威又拜了朝中群臣,便率众入城,并号令三军不可扰乱开封百姓。
郭威来至后宫,李太后道:“郭都督举兵入京,大得人心,皇位应禅让于爱卿。”
郭威跪倒在地,答道:“臣启太后,郭威自起兵之日,只为讨伐暴君无道,并无篡逆之心,且百官未有拥立之意,臣愿辅佐太后另立明主。”,
李太后问道:“郭爱卿欲拥立何人为新君?”
郭威道:“太后可降一道懿旨,令百官推选汉室宗祖一人为新君。”立刻太后便照郭威之策,降诏一道曰:“河东节度使刘旻,许州节度使刘信,乃是高祖之弟,徐州节度使刘赟,开封尹刘承勋,皆高祖之子,文武百官,当在宗族之中择嗣君以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