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代十国 > 第124章

第124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匡胤满面笑容,搀扶众人,劝道:“朕也是替爱卿着想,不如交出兵权,诸位封地为侯,家业传袭子孙,仍不失富贵。”石守信等人见好就收,连声磕头谢。

次日早朝,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人各自递上一本奏章,自称年老多病,恳请还乡故里。赵匡胤对诸位有功之臣连声称赞,又赏赐告老的臣子金银布帛,封候封号恭送还乡。

南唐不肯发兵相助,淮南王李重进有勇无谋,不到两个月江北十四州便被石守信收复,李重进兵败自杀。平定淮南之后,石守信得胜班师回朝,百官自然恭贺一番。宋太祖赵匡胤召来宰相赵普,问道:“如今淮南已定,朕欲命大将屯兵镇守,宰相以为如何?”

赵普道:“自从晚唐以来,梁、唐、晋、汉、周五朝更替,连年征战,皆因藩镇兵权过重。不仅不可派重兵,当尽早收回兵权。”

赵匡胤道:“爱卿放心,石守信等人虽握重兵,但与朕交情深厚,自然会忠心大宋。”

赵普道:“臣不是担心石守信能尽忠,但麾下将士未必忠诚。只恐有朝一日,黄袍加身于他人,重蹈覆辙,尚未可知。”

赵匡胤自拍脑门叹道:“若非爱卿,朕有糊涂了。”

李重进得知赵匡胤出兵南下,心里明白自己势单力孤,果不其然向南唐皇帝李璟救援,愿归还江北十四州,归附南唐。李重进的信使飞马来到江宁府,将降表献上。偏巧南唐中主李璟到南方巡游,不在朝中,大小政事皆由太子监国。太子名叫李煜,字重光,封号吴王,娶大臣周宗长女周娥皇为王妃。吴王妃周娥皇不仅人长得美丽,而且才学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李煜从政平庸,却才艺具佳,和周娥皇结为夫妻那真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

这日,李煜与娥皇正在宫中把酒做诗,内侍太监呈上了李重进求援的降表。李煜接过降表略看一番,问娥皇道:“赵匡胤整套淮南,李重进欲献江北十四州归顺我大唐,爱妃以为可纳否?”

娥皇答道:“江北人慌马乱,江南歌舞升平。太子若把江北烽烟引到江南,不知我夫妻还有几时安宁生活。”

“爱妃说的有理。”李煜扭头对太监道:“告知淮南王来使,就说我主闽南巡游,军机大事待万岁还驾之后再做商议。”内侍太监领了口谕,回去打发了使者。

到了次日,太子李煜正与娥皇在花园赏花,大将军边镐入宫求见。见了太子,边镐跪倒高呼千岁,李煜令其平身,问道:“大将军入宫不知有合事要奏?”

自从听了赵普规劝,赵匡胤是整日怀疑手下大将权大压主,便令赵普在宫中设宴,用计逼众将交权。宴席摆定,赵匡胤密令部将米信率五百刀斧手埋伏,叮嘱道:“朕以酒为号,若是劝酒之后,收回兵权则罢;若是摔杯,殿内众将格杀勿论。”米信得了密令自去埋伏刀斧手。

赵普主持酒宴,将石守信、张永德、高怀德、王审琦等人请入宫中。酒席之上,众将官与赵匡胤推杯换盏,喝得好生痛快。赵匡胤对赵普言道:“我与众卿家本事周朝臣子,欲叙旧情,你率宫人退下,不得闻听。”赵普领旁边侍奉的宫女太监退出,赵匡胤斟满一杯酒,对众人言道:“朕有今日江山,全赖诸位卿家鼎立辅佐。怎知坐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令朕日不愿进食,夜不能熟寐呀。”

赵匡胤长叹一声,在座众人听了心中惊讶,石守信问道:“恕臣愚昧,敢问陛下因何事烦恼,吃睡不安?”

赵匡胤道:“人心眼不识,忠奸两难知。皇位似羹肉,谁人不想吃?”众人闻听此言,不知所示何人?石守信问道:“陛下所言令臣等诚惶诚恐,如临深渊,今天下安定,谁还敢对大宋不忠?”

赵匡胤道:“诸位爱卿皆是忠良,倘若爱卿麾下将士之中,有人贪图富贵,为尔等黄袍加身,诸位哪个敢抗天命人心?”石守信等人突感到大祸临头,众人慌忙跪倒,叩首言道:“臣等不识时务,请万岁明示。”

边镐答道:“臣闻昨日李重进遣史来降,陛下为何奖使者逐走?”

李煜道:“江北之乱与我江南何干?我大唐国富民安,怎可无事生非招惹来战乱?”

边镐道:“那江北十四州本是我大唐疆土,自被柴荣夺去,淮河两岸百姓不无怀念大唐恩典。如今李重进献土归顺,正逢收复故土良机啊。”

[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李煜还未开口,太子妃周娥皇递过一首词,言道:“妾妃新作一词,请殿下呈览。”李煜接过诗词朗朗读起,把边镐冷淡一旁。过了半个时辰,李煜间边镐还在候着,对边镐劝道:“赵匡胤讨伐李重进是宋周之争,何须如此认真?待本王细思几日,再做定夺。”边镐没有办法,只得告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