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这……这是什么地方!”
话音里带着颤抖,却是兴奋的成分居多,莫非,这就是七十二贤人居?
孔直没到过七十二贤人居,但眼前这片白沙,明显有几分古怪,天空中不断落下的雨滴,打在沙地上,竟像被吞噬了一般,没给沙地留下半点痕迹。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一开始,孔直看到长老们三申五令,严禁门下弟子泄漏消息时,还觉得挺好笑,可是,当士人之间开始有耳语出现后,孔直就不觉得好笑了。
不管人们对于贤人居的消失,是如何揣测的,他们最终的结论都一样孔孟儒宗私心自具,想将贤人居占为己有。
孔直当时听到这话,气的是七窍生烟,但,千夫所指,无病自死。
他只能每天每天,到这鲁门山上,期盼那忽然不见的贤人居,那凭空消失的鲁门阵,又再次回到鲁门山上。
“唉!还是老样子……”
现在想起来,自己实在是自视过高啊!诸葛亮叹了口长气,正要说几句自嘲的话,脑子里,却不停回荡着司马徽的那句话。
“我奈何不了他,他也奈何不了我……”诸葛亮像是着了魔一般,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自言自语道:“既然如此,我若是算不透他,他也不可能算的透我,但我安排的种种计谋,居然被他全数识破,莫非……”
诸葛亮身后,隐隐浮现一道身影,那不该在人间现世的太上老君,又骑着青牛,带着罗盘,来与诸葛亮作买卖了。
“轰!”
雷声炸响,尽管鲁门山与街亭相隔千里,仍旧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狂风暴雨,已持续了大半夜的时间。
还是一样的石碑,一样的小径,但羊肠小道后头,却不是任何一位贤人的住所,孔直走到了小路尽头,抖了抖手上纸伞,扭头就准备下山。
不知道老天爷为何要跟他开这样的玩笑,难道,这就是亚圣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甩了甩头,把脑袋瓜里的胡思乱想抛出脑外,孔直自觉不是能堪大任的材料,如今的天下,更没有姓孔的出来说话的余地,他还需要担什么大任!
但,老天爷就是这样,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
孔直刚回过神,明明是往小径出口走去的,可他眼前出现的,却不是那块石碑,不是那个出口,在他眼前的,是一块大大的白沙地。
鲁门山上,孔孟儒宗的大弟子孔直,一如往常的来到了半山腰巡视,每日早中晚三次,半年以来,从未间断。
没办法,尽管父亲孔融留下了偌大的基业,但孔孟儒宗能够从诸子百家里脱颖而出,维持天下第一家的声势不坠,其实有泰半的原因,是因为鲁门山上的七十二贤人居。
至圣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孔孟儒宗也愿与人分享贤人居里的奇功妙法,就是因为这份胸襟,所以士人们愿意以儒为尊。
但,就在半年前,就在儒门法会结束后没多久,七十二贤人居的阵法,就像从未出现在人世间一般,竟凭空消失在鲁门山上。
儒家创立百年以来,从未遭遇过如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