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乳房的历史 > 第25章

第25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摆弄姿势或有不同,展现的都是相同的浑圆乳房。

文学家斯坦贝克曾经说过:“如果外太空智慧生物来访地球一定会以为地球生物的生殖器官是乳房。”

**********

在一个执着于乳房的社会里,乳房简直带来无限商机,不仅衍生出胸罩、乳液等相关商品,连不相干的汽车、啤酒等商品广告,如果出现乳房也会带动销售。一位法国医师戏谑地说:“你可以用乳房来促销任何东西!”

女人是卖方,也是买方

现在,大众日益重视厌食症与其他进食失调疾病,精神分析学者也扩大原本的病因解释。进而发展出较为复杂的治疗模式,将文化看待女体的想法,以及它对年轻女性的心理烙印统统纳入论述。

跨过专业领域,乳房的心理意义已成为大众文化主食,无数的漫画卡通以苹果、鸡蛋与山丘来表现人类心理的原型乳房形象。想想电影《性爱意典》(EvrerythingYouAlwaysWantedtoKnowAboutSexbutWereAfraidtoAsk)里,不是有一个怪物乳房逃出科学家的实验室,摧毁了乡间,然后被反讽式的男主角伍迪·艾伦神勇挥舞十字架打败的吗?

我们再想想看作家罗斯(PhilipRoth)的中篇小说《乳房》(TheBreast),书中的主角变成一个巨大的乳腺,当这位步上卡夫卡(译注:卡夫卡的着名小说《蜕变》描写一个男人变成虫)后尘的主角企图理解自己的困境,嘴里吐出来的却是纯东岸(译注:此处,东岸意指《乳房》一书的主角使用高级知识分子的语言)的精幸巾分析吃语:“为何我会变成婴儿时期的原始认同?哪种未获满足的欲望、童年困惑以及来自遥远过去的片断,会冲击出这样古典、简单的错觉?”以男人脱变成乳房作为自我满足的象征,这种表现形式足足流行了20年。

直到今日,人们依然深信佛洛伊德所批评的:美国人还停留在口腔期阶段。法国人则觉得美国男人对乳房的偏执,其实是长不大的男孩心理,浑然忘记法国人沉迷乳房的历史更悠久。当我们回顾精神分析学派这些著名的乳房论述,可能会为我们一度将它们视为圣典而不觉莞尔。毕竟,没有多少人会全盘接受佛洛伊德所说的神圣信念:“人类永远无法摆脱失去母亲乳房的痛苦”;我们也不会指责无法哺乳的母亲是“病态的歇斯底里”,像佛洛伊德在处理某个病例时一样,用催眠法术治疗她。虽然我们对决定人生选择的潜意识因素日益敏感,却不再臣服于教条,也不再盲从披着科学外衣而立论薄弱的解释。有时,乳房就是单纯的乳房!

第六章商业化的乳房:从紧身褡到虚拟性爱

在乳房的商品市场里,女人是卖方也是买方。

身为乳房商品的消费者,女人被各式支撑、保护、美化、扩大乳房的产品包围,打从中世纪时紧身褡诞生以来,女体之美的标准便不断改变,时装业也靠着不断翻新的内衣款式大发利市。我们不再能分辨何谓“自然的”女性身材,因为雕塑、遮掩、挤压、填塞、打造、训练,甚至“肢残”女体的概念已经深植人心,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不少性别史研究者认为社会文化对身体具有强大的建构力量,贺兰德还据此写了一本《透视衣服》(SeeingThroughClothes),主张服装与人体密不可分,紧贴着身体的衣裳也是一个性欲对象,是大众服饰幻想的崇拜物。

今日,有关乳房的商品与服务如胸罩、紧身褡、美胸霜、健身课程、手术隆乳与减胸,已形成庞大的国际企业,西方妇女在乳房上的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轻信美丽的乳房会增加性感与职场筹码。为了“不可能达成”的女性形象,她们成为魔术胸罩、矽胶隆乳的活广告,热衷购买任何号称可以创造标准乳房的商品。

**********

不管是男性导向的《花花公子》、《阁楼》、《好色客》杂志,

或者是一般口味的《浮华世界》与《滚石杂志》,

封面都经常出现裸体女郎,追逐着世界风潮,

从一个杂志蔓延到另一个杂志,再从一个国家横渡到另一个国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