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世纪末乳房概念股走势强劲
不同的历史时空里,某个特定的乳房意义会成为当时的主流意识,支配我们对乳房的观感。中世纪末期,哺育的乳房首度成为基督教性灵滋养的象征,200年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与诗人为乳房涂上闪亮的情色内涵,取代了原有的宗教意义。18世纪的欧洲思想家则将乳房打造成公民权利的来源,至于20世纪末的美国,乳房不仅召唤了男女的性幻想,对多数女人而言,它也揭露了乳癌的真实面。
乳房的意义伴随时代而定,也随国家不同而变,法国人塑建的乳房史显然不同于英国人。虽然南欧与北欧人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传统,但显然爱神爱芙罗黛蒂主宰了意大利与法国,战神雅典娜则控制了英国与德国。只要看看法国的象征玛丽安裸露出迷人的乳房、英国的不列塔妮胸前挂着护胸甲、北欧神话的瓦尔基里(Valkyrie,译注:瓦尔基里是北欧神话中英灵殿的仕女,奉奥丁神之命,骑马在空中引导阵亡英雄的灵魂到神殿)全身盔甲,便可知道民情差异有多大。以此论定国家差异虽然稍嫌粗糙,但大致上,我们可以说地中海天主教国家的人民比起北欧、美国等清教徒国家人民,较能悠纵于乳房之乐。
乳房的意义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同,这一点不令人意外。历史学家与人类学者早就指出文化不同,生活价值观也会有所差异,对身体的评断也不例外,学者比较不清楚的是男女的身体价值观差异。
大众媒体塑造了理想的乳房,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不被影响。
理想的乳房必须巨大、浑圆、坚挺,耸立在男孩般瘦削的身材上,
对多数妇女而言,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因此不少女人跑去隆乳,
或者患了暴食症、厌食症及其他自我嫌恶的精神性疾病。
但是也有一些女人展开反击,拒绝接受媒体塑造的乳房形象,
企图从媒体与过度商业化的社会手中,夺回上帝赐予她们的身体,
重新建构女性精神优先的女体观。
**********
历史上,乳房的意义鲜少透过女人来表达,直到最近,女人才以不同的响亮表述,公开讨论自己的乳房。她们抒发青春期乳房发育时的尴尬与骄傲、成年后乳房带来的情色快感、哺喂子女的喜悦,以及罹患乳癌的痛苦。她们也宣示了妇女保健的运动决心、驳斥胸罩制造商的宣传、表达身为胸罩消费者的挫折感。乳房过大的女人希望缩胸,乳房太小的女人希望变大。女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乳房,不仅是个人自我评价的指标,也是女人总体地位的象征。
对旁观者而言,乳房代表了不同的现实,因观者而异。它在婴儿眼中代表了食物、在男人眼中代表了性。医生眼中只看到乳房疾病,商人却看到了钞票。宗教领袖将它转化为性灵象征,政客要求它为国家主义的目标服务,精神分析学者则认为乳房是潜意识的中心,仿若它们是亘古不变的支柱。乳房的多重意义,显示它在人类的想像里拥有特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