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招揽人才
据野史记载,抄检融觉寺时,有五间僧房,都装满了铜钱,哗啦啦的铜钱掉下来,有如倾盆大雨落下,把所有人都惊呆住了。
之后,度支尚书带着整个衙台的计掾,用了半个月时间,才把那些受贿款全部清点完成。
数额十分庞大,相当于国库三年财政收入总和。
所以,她找出慧坛后,直接粗暴地砸钱帛,一开始,他不愿意接受招揽,却又接受了钱帛,杨昭华就安了心。
他心头一惊,进屋后,只飞快地瞥了一眼,忙地垂下头,心里暗暗揣测:小娘子不是士族女郎。见无旁人在场,心中一定,屈膝行了世俗的稽首大礼,“给小娘子问安。”
久久没有回应,但审视的目光,却如实质般落在他身上。
其实,自慧坛一进来,他在留神周围的同时,坐于上首的杨昭华,也正在打量着面前人。
慧坛,此刻长秋寺寂寂无名的小沙弥,谁能料到,二十三年后,成为大虞朝的国师,名震天下,现在洛京寺院里的法师,没有一个及得上他。
在真正的历史上,张昕顺天承命,改朝换代,这位慧坛和尚功不可没。
一座偏僻幽静的院子,一间宽敞疏朗的厅堂,十名高大的黑衣护卫守候在回廊外,慧坛由一名青衣童仆领着,一脚踏进来,就感觉到一阵肃杀之气,迎面扑来。
正值春暖花开,莺飞草长的季节。
头顶一片暖融的太阳光,慧坛生生打了个寒颤,又深深吸了口气,整个人连头发丝都禁不住紧绷起来。
能训练出这样的护卫,又怎么会是等闲之辈。
他实在不该,因为对方是小娘子,因为对方主动找上他,而心生抵触,从而拒绝,单凭这位小娘子,能在拒绝之后,还每月都能送给他一笔钱帛。
在张昕攻入洛京后,荡平天下的过程中,一直为张昕摇旗呐喊,鼓吹张昕是天命所归,引导着天下的舆情。
天下大定后,慧坛和尚直接被张昕给封为国师,掌管天下寺院,深得宠幸,红极一时,炙手可烫,只是大约应了那一句,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慧云和尚有一癖好,那就是喜欢钱帛,尤其喜欢藏钱帛。
后来成了国师,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但凡送上门来的钱,他没有不收,也没有不敢收的。
最后,他不知怎么惹到张昑头上,当时,身为长公主的张昑用计除掉了他。
他早就应该投诚。
随便一出手,钱以贯记,帛以丈记,非富即贵。
人不怕被人利用,最怕的,是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而他能够被人看上,他应该觉得幸运,至少他还有能让这些贵人看上眼的地方。
厅堂里,唯有上首踞坐着一位小娘子,年约十岁上下,一身着水红色大袖衫间色裙,面庞白皙,长眉入鬓,眉间眼,夹带着一股不属于小孩子的凌厉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