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品味相和
有这一句:名父之子,不坠家声。
便已经足够了。
华令仪很喜欢,她与郑夫人自**好,对于郑夫人的内侄女,又是自己未来儿妇,双重的身份,少不得拿郑莹当自己女儿看待。
张曦在旁边看着,也很欢喜。
庆幸未来大嫂是郑家十四娘郑莹,要是像在那一辈子里似的,大兄张昕娶杨家大娘子杨昭容,可就没有眼前的这副其乐融融了。
今日大兄参加清河铨选的结果出来了,名单已经在吏部公示。
大姐张昑和十四娘郑莹俩人,得了消息,来瑶光寺庆贺一番,阿娘高兴,亲自在院子里用小火炉煮茶汤。
张婴轻咳嗽两声,掩去几分尴尬,他没忘记,儿子早已和他声明过,不做著作郎和秘书郎,只能依照他的兴趣来,“十三郎学通经史,让他去秘书省,从著作郎做起。”
顿了一顿,对上杨太后兴味的目光,忙地撇开眼,“七郎去集书省,先从散骑常侍做起。”
一听这话,杨太后不由取笑道:“崔阳那里,崔侍中应该早有打算,你倒操着闲心,紧着未来女婿。”
“哪有的事。”
张婴可不承认,“七郎打小顽劣,不喜欢读书,让他去秘书省,还不知道会怎么祸害了那些图书藏本。”说得理直气壮。
只听郑莹含笑道:“阿叔和姑丈都夸七郎的文章有灵性,名父之子,不坠家声。”
她口中的阿叔是郑祭酒,姑丈,则指侍中崔亭。
这话华令仪听得很高兴,虽有夸赞之嫌,士族之间相互提携自家子弟,是常有之事,但至少,七郎的长进很大,何况,又是出自那两位之口。
特别是郑祭酒,博通古今,精习五经,在当今士林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他对七郎的评议,足以影响七郎今后的士林名声。
一转瞬间,已把刚刚升起,要对儿子严格些的念头,抛至脑后。
直至回过神来,才发觉:嗯,他的确不适合做严父。
——*——*——
瑶光寺里,今日除了大姐张昑,还有十四娘郑莹也过来了。
郑莹性子活泼大方,在华令仪面前,也没有寻常女郎的扭捏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