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哦?好!小弟略微收拾便下峰,尚烦请师兄先行禀报三位师父。”“是…是…居士莫急、贫道便先下峰了”两人之间的称呼甚为奇怪?柳志宏称道心为师兄,但道心却反称他居士,似乎并无师兄弟的名分。
原来当年柳志宏虽年仅十三岁,但却与三清道门缘法深厚,况且上代观主“希微子”飞升之前留有黄符,因此元静道长师兄弟三人不敢尊大收他为徒。
“居士”乃是未曾出家,俗身修行道法的在家人,因此师兄弟三人虽尽所学教导柳志宏修行道法,但却以无辈分之别的“居士”称呼,当然门徒们也遵行了。
及“上清心法”以导引行气、修练丹田真气,达到延年益寿之功。
另外尚有“黄庭经”“养性延命录…‘存神练气铭”
以及“房中内丹经”“阴符经”“龙虎金液还丹经”……
等等异术,柳志宏也曾详阅过。
食多不化乃是必然之理、每日除了跃坐行功外,便是研阅众多道经.当然少有时光能精习了;因此所学虽多.却无一精研出些许成果。
井洞下方乃是一个大山洞,正是道界列为十大洞天之八的“金坛华阳之天”也是世人熟知的“华阳洞”。“华阳洞”另有洞道可出,但出口却是在朝南方的陡壁之间.因此实非寻常之人可由岩壁洞道进出,况且“华阳洞”也已被列为“茅山”禁地,少有外人可入内瞻观。“华阳洞”内有数代山主隐修时所遗留的心得手稿,也有一些精研的道法符录。
此时在一片平滑岩台上,柳志宏正跌坐一张蒲团上行功入定,修练道门极为注重的精、气、神、服气、食气、蚕气、练气“金丹大道”也就是以修丹为主的“上清导引心法”。三年余中,柳志宏在“万寿宫”“华阳
洞”习法,甚少下峰,除了熟读道门戒律外,也熟读“道藏”包含了“洞真上清经…”
‘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
以及“道德经””太玄经”“太清经…‘正一经”。(注:当代“道藏”之内尚无云笈七签及四辅之称)
响午之后……
在“万寿宫”宫前广场中,已经十七岁但却有如双旬青年的柳志宏,已然长得雄伟俊挺,倜傥不凡。只见他手执一柄桃木剑,左手掐诀,脚踏罡斗步,神定气闲,不缓不疾的施展着七星剑法”。十四招剑法连施五轮后.突由七星“摇光位”收足后,突变”八卦步”
并且剑法也已化为“八卦剑法”。
正自勤练步伐、剑法之时,由宫门外急步行至年已三旬余的道士道心,原本欲开口呼唤,但眼见柳志宏正将剑法中的精妙之处施展出七成火候,因此便噤口默望。柳志宏全神贯注的施展剑法中,也已发现道心站立宫门之前,因此剑过两轮便收诀停步,且笑说道:”道心师兄,您前来峰宫是来寻小弟吗?”
然而道心却揖掌为礼说道“居土!贫道奉观主师伯之命,特来请居士前往‘玉晨殿’客堂。”
其内紊杂广宏,若非有二、三十年时光,实难一一入悟,尚幸柳志宏智慧高绝,能过目不忘,而且也聪慧的屏除一些不重要之学,专注在“文诀””符图”,“斋本领坛仪”“神谱”“步罡踏斗”,“炼度”‘法器”“法术”等等。
“法术”之中又有“乘云飞行术“变化”幻化术“五遁”神行术“守庚申”神魂脱体术“拘魂制魄“呼魂摄魄术“掌心雷”五雷劲“定身”制穴术。
而众多道学中.柳志宏最有兴趣的便是“养生术”
了,因为自幼便曾对仙人的流传甚为崇拜,当知晓古仙人甚少服用灵药“金丹”成仙,多属修练益气养生延年益寿的精、气、神“金丹大道”才能修练得道飞升。
而“金丹大道”也就是自己正修练的“天雷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