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生活如扫雷
她思来想去,觉着约莫是《水浒传》或者《三国演义》之类的英雄册。
魏佳氏小声道:“兔崽子不学好,这个,就是外头的妓呀,满京的妓也点状元探花,扬州那边更凶,我还是听大嫂说的,总之,上了这个名的姑娘,都身价百倍。”
杜密才几岁,成天打鸡骂狗上房揭瓦的,他都知道这个了?
楚韵让她一说也想起自己看过的种种旗人艳谈,那都是很早很早就开始了,当下也没敢反驳。
魏佳氏越说越真,她素来受闵氏指派,但在她心里,三房终究是一家人,眼看着亲侄儿走上歪路那不可能,尤其这年岁,行房要死人的,当下抄起家伙就跑大房找闵氏去了。
秦好女听了没吱声,心里却想着做人不能如此,若赔了她自不会去杜家寻人,若当真好用,出息自然要两人一起分。
当下借着月色,跟在驴车后走了一路,等到人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去。
两人出去一趟,直到月上柳梢才回来。杜太太对儿子儿媳出去这么久颇有微词,只是来不及说难听话,家里又发生两件事。
楚韵早前想学满语,不料半途遇见葵瓜子,陡生发财之心,便把这事搁置了一会儿。但她并未放弃,这时只等着葵瓜子大批成熟,便寻思该正儿八经学点儿东西了。
她原贪便宜,同杜密花二三十个铜板买了写了满语千字文的旧纸,想着自己即便不认识满文,靠着图形记忆,死记硬背也能读下来。
楚韵算计来算计去,阴沟里翻船,后槽牙险些咬掉,三十文钱,都够她吃五六个羊眼儿包子了。
晚间听着杜密鬼哭狼嚎狠狠下了两碗饭。
杜太太忙着教育孙子,自然也顾不得儿媳出去太久这点小事。
其实杜密当真是冤枉的。
杜家人连着把他并伺候的书童审了三天,杜容泰杜容和都摩拳擦掌地去了一趟,结果查出来花名册是他从亲爹书房里抄的。
杜容和太忙,这事指望不上他。
次日早饭后,楚韵称了一包五香南瓜子,拿着纸问魏佳氏怎么念。
旗人姑娘大部分都识字,清代上层女性很流行才女,为此还出过不少流芳百世的女诗人,总之,胸无点墨是要遭人笑话的。
魏佳氏说不上才女,但一看杜密的字,脸色就变了,惊吓道:“打哪儿来的狗爬,错字连篇的,再说这也不是千字文,是花名册。”
楚韵不知什么叫花名,脸上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