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这又是为什么呢?』胡雪岩很感兴味地问。
『此无他,到底自己可以作主?譬如象雪公这样的东家,自然不许我们造孽,即使所遇非人,我们只要自己把握得定,东家也不能强人所难。狱里就不同了,真正是晴无天日!』
『怎么呢?』
『一句话,非钱不行,没有钱,那地方比猪圈都不如,有钱的,跟自己家里一样,不但起居饮食舒服,甚至妻妾要以进去伴宿。』
『我也听说过。』王有龄问道,『真有这样的事?』
净慈的方丈心悟以半主半客的身分作陪,席间问起秦寿门吃长素的原因,他回答得很坦率。
『有老和尚在,不敢打诳语,我是忏悔宿业。』寿门说,『前两年我在顺天府衙门「作客,办一件案子,误信人言,以致」失出「,虽无责任,此心耿耿不安,不久,先父先母,双刃弃世,我辞馆回乡,料理完了丧事,自己又是一场大病,九死一生。病中忏悔,倘能不死,从此长焉念佛,一点诚心,固然蒙菩萨鉴怜,一天好一天,如今是我还愿的时候。』
『诚则灵!』心悟不断点头,『种爪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不可不信。』
『我本想从此封笔,无奈家累甚重,不得不重作冯妇。公门之中,容易作孽,多蒙东翁台爱,我别无所报,为东翁种些福田。』
『是,是!』王有龄很诚恳地答道,『我所望于老夫子的,也就是如此。』
『当然有!我说个故事为诸公下酒,就出在我们浙江,那是道光年间的事┅┅』
据说,道光年培有个富家子弟,犯了命案,情节甚重。由县、府、道,一直到省里,都维持『斩立决』的罪名,只待刑部公文下来,便要处决。
『公门之中也好修行。』胡雪岩安慰他说,『秦老夫子无心中积的德,一定不少。』
『这自然也有。我们这一行,多少年来师弟相传的心法∶』救生不救死「。
就是体上天好生之德。然而说句老实话,也是「乐」在其中。『
这名话很含蓄,但在座的人无不明白,救了「生」才有红色收入,一味替死者伸冤,除了苦主,谁来见情?
『话又说回来。干我们这一行,到底积德的多,造孽的少,不比刑官狱吏,造孽容易积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