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照这样看起来,潜庵先生在江苏,只怕难保其位了!”
“着!”李光地大点其头:“潜庵先生的文章道德,并时无两;只是结怨亦甚深,想来你总有所闻。”
“不就是为了狮子大开口,要几十万银子,没有理他吗?”
“这是其一,还多得很。最近苏州有人来,谈起一件新闻:潜庵先生做得极正当,然而又结怨了小人——。”
李光地所谈的“新闻”,是关于明珠的一个家人的。
“不然。”李光地答道,“高谈人已经自成一党,不过与明珠相互为呼应接引而已。”
郭琇微吃一惊:“如此不学无术的小人,居然亦自成一党?”
“不学有之,说他无术,”李光地摇着头说,“华野,你小觑了此人。”
“喔,有党必有党羽,是些什么人?”
“第一死党是王鸿绪——。”
李光地把高士奇的一党,王鸿绪和他的胞兄、与汤斌同为博学弘词出身的王瑞龄,以及浙江“海宁陈家”的陈元龙叔侄等人的底细,和盘托出。郭琇都仔细记着,打算找机会先拿高士奇开刀。
存了这个心思,郭琇便要多打听一下,“我还要请教,”他问,“高淡人是用什么法子敛财?”
“这就要靠他那班党羽,四处招摇,将高淡人说得在皇上面前,言听计从,说一不二,哄吓诈骗,无所不至。”李光地停了一下,又问:“华野,‘平安钱’这个名目,你听见过没有?”
“听见过,那不是明相定下的规矩吗?”
“高淡人、徐健庵无不如此;都是巨门如市,馈遗不绝。此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外官不能不割一块心头肉,买得‘平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