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文化与政治是密切相联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提高,要提高政治水平是不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有很多理论著作,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如果不识字,没有相当的文化程度,要学懂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的。许多不识字的同志都是好同志,但有时了解问题眼光不远大。不识字不能看报,许多地方发生的事变不了解,许多东西不懂得。没有文化,政治水平很难提高,不能看得远,只看到目前,只看到陕北。这不行,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许多同志以为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学习,实际上是可以学习的。没有一个人从娘肚里出来便是知识分子。一些同志以为学习便要进党校(注「这里所说的党校,指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干部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校。前身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三日在江西瑞金成立。长征以后,一九三五年冬在陕北瓦窑复校,改称中央党校。一九三七年初迁到延安。--第112、178、223、250页。」)马列学院(注「马列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理论干部的学校。一九三八年五月在延安创办。一九四一年七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决定,马列学院普通班与中央党校合并;以马列学院各研究室为基础,成立马列研究院,不久改称中央研究院。--第123、178、223页。」)。能够进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当然很好,但不能大家都去。因为学校没有那样大,不可能住很多人;同时工作还要有人去做。问题怎样解决呢?就是毛主席说的进“长期大学”,就是要坚持自学。你现在二十几岁,活到六十几岁还有四十年,学成之后是头号的“博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们的特委、县委区委的领导同志,要有计划地看书,要好好地学,长期地有恒心地去学,像党中央的干部一样。这件事,对领导干部是重要的。自己的知识不增加,不提高政治、文化水平,要想工作有进步是很难的。从什么时候学起呢?从一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吧?不行。要想到便做,从现在就学起。负责的人要带头学,你这样做了别人也会照样去做。
第二点,提拔新干部和新老干部团结的问题。
先讲提拔新干部的重要。现在的干部是不是够了呢?很不够。边区党委就常说干部不够。天下很大,现在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开展,新的根据地在不断建立,军队在不断扩大,党在全国需要用很多干部,如果没有大批的新干部补充到干部队伍中来,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要停顿不前,就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有些人说,新干部没有老干部老练,经验不如老干部多,资格不够。照这样说来,就没有办法提拔新干部了。很明显,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老干部都是从新干部锻炼出来的,有经验的干部开始也都是没有经验的。新干部经过锻炼,就会从没有经验变成有经验,由不老练变成老练。至于说到资格,那末,资格不老的干部不一定都做不好工作。当然,我们的工作要以老干部为骨干,有资格的老干部做县委工作、区委工作固然很好,但是,有的地区干部的党龄都非常短,那也只有靠资历较浅的干部担负领导责任。比如在华北那个地方,如果都要有八年以上党龄的人才能做县委、区委的工作,那末,在整个的华北就没有几个能担负县委、区委工作的同志。那里的干部绝大部分是在一九三六年、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的学生。因为那个地方是在抗战以后,我们的八路军到了才搞起来的。就是靠这些干部打开了局面,工作开展了,而且搞得相当好。如果没有新干部,华北的根据地就建立不起来。边区虽然老干部很多,但是也要大量提拔新干部。这不仅是边区工作的需要,而且以后要为全国输送干部。
四、健全群众团体的工作。
各个群众团体既要做好一般的工作,又要做好各自单独的工作。比如要动员新兵上前线,动员缴纳救国公粮,各个团体都要参加,这是共同性的工作,但除此而外,它们还有各自单独的工作,如工会要管理工人,妇救会要组织妇女,青救会要动员青年,等等。群众团体不注意各自单独的工作,不注意自己本身的工作,是不对的;专做本身的工作,不问一般的工作,也是不对的。要注意把两方面的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如果是有关各个群众团体共同的工作,可以召开各界联合会一起讨论,统一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各个群众组织的工作都能既独立自主地又相互配合地开展起来。
在群众团体内部,要来一个民主的改选运动,真正选举出群众中的领袖人物。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一般来说,对一个人,如果群众普遍认为是好的,便不会有什么问题,选举中党应该去保证;如果群众多数不赞成,我们去保证只会使群众不满。我们党内实行民主选举,群众团体的选举更应注意发扬民主,上级简单地提一个名单是不好的。要把发扬民主当成一种制度,形成一种风气。
*注「这是陈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关于群众工作问题的要点。」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日)
抗战以后,我们党接收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到党内来,参加军队工作和政府工作,进行文化运动和群众运动,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还做得不够,在某些地方还出了一些毛病。党中央最近作出了一个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注「这个决定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发出。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一620页。--第179页。」),为什么要专门作出这样的决定呢?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力量,并且是重要的力量。我们要把这个力量吸收进来,在抗战工作中,在革命事业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现在我们的抗战工作,建设根据地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农村里面进行的,需要大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干部到农村去,到军队中去,做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能胜利。
过去有的地方对于知识分子不敢放手使用,甚至把他们排挤出去。在某些老干部里面就有排挤知识分子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懂得知识分子的重要,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知识分子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有很大不同。我们国家里,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愿意为工农阶级服务的,他们有较多的革命积极性。在历史上,五四运动(注「五四运动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也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最初名《青年》杂志)创刊为起点的新文化运动,竖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五四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80页。」)就是由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动和领导的。五卅运动(注「五卅运动是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年五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五月十五日枪杀了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伤十余人。五月三十日,当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示威时,一百余人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更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日)
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点,提高老干部的政治文化水平。
边区老干部很多。老干部是我们的骨干,他们有宝贵的经验。老干部参加革命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自己问一问,老干部领导革命的本领够了没有,在政治上文化上各方面的本领够了没有?还不够。因此,应该天天努力提高我们的本领,提高我们的水平。工农出身的同志因为过去吃了地主资本家的亏,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写也不会,书也看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吃不开了,唉声叹气;另一种是下决心来努力提高文化程度,一年不成两年,这样慢慢地学下去,就可以赶上来。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今天不懂明天就可以懂,应该有这样的学习决心。没有文化不成,不要说别的,如果没有识字的人,军队中连文书也找不到,工作便不能做好。干部没有文化,没有知识,革命是革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