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怎样说话才打动人 > 第17章

第17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了准备晚餐问自己的双亲∶“你们喜欢吃什么,我们好准备。”

这些问题间接地指出别人的弱点或者他们犯的错误。“你不是说……?”(实际上想说“看!你做的错事”)

“今天早上你的车又坏了吗?”(让老板知道某人迟到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不是对……有兴趣吗?”(暗指你对某件热衷的事情兴趣转移。)设定性问题

这是一种双重打击的强迫性问题。我们先设定某人的状况,然后再打击他。“你不是同意……(按时完成很重要)……吗?现在你觉得自己能够按时完成吗?”

这类问题也可能是双重打击的暗指性问题。

“你这样……不是更好吗?”其实我们真正的意思是“我认为”或“让我们……”

假设性问题。这是一种间接的、潜在的断言方式。“如果你在这里负责,你会不会……?

“如果我们有时间,你想要……吗?我们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我在这里负责,我会这样做……”,或者“如果我们有间,我想要……”。

命令性问题。这是把要求或命令转变为外在的请求。“你是否做过有关……?”

“你想什么时候完成……?”

“你不是认为我们应当抵制法国产品,因为他们往太平洋里投放核弹吗?”

“喔,是啊,那很糟糕,不是吗?”

“可我发现你还在用法国香水。”像这样的“假问题”使人们感到不适和警惕,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问题后面另有深意。

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暗示了你要寻找的答案。受你暗示的人可能由于勇敢,可能因为愚笨,也可能因为鲁莽而给予你错误答案。例如∶招聘工作面试时招聘者可能问求职者∶“如果提供这份工作给你,你接受吗?”

主管问团队成员∶“关于那件事你还有问题吗?”

“你什么时候打算……?”我们真正的意思是“我想你应当已经看到……”,或“我需要你完成……”或“我想你应当完成……”,或“我想你应当尽快做”。

隐蔽性问题。有时我们不是直接说出我们的想法,而是先问别人的想法(暗自希望他们与我们一样)。“你想去哪儿?”

“你想我们应当首先搬什么?”

“你想做什么?”我们想的是“我想去那里”或“我想这个应当首先搬”,或“让我们做这个吧”。

暗指性问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