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万法全通
哪怕是无垢僧也不能说些什么。
毕竟,这真经是顾濯自己要听的。
茶庵寺住持的声音随之而停下。
这位僧人望向顾濯,嘴角牵起一抹笑容,温和问道:“顾施主可有所得?”
顾濯礼貌如旧,说道:“自是有所得。”
住持等的就是这句话,接着微笑说道:“既有所得,不妨深谈,互相印证。”
话音落下,殿内微有哗然声。
过往三十三次听经,顾濯听的都是这些经,与修行大道无关之经。
与之相对应的,修行者们习惯将那些与修行有关的经文,称之为‘真经’。
这样的划分无疑是极其粗暴的,古往今来多有僧人对此不满,为此与人有过争论,但终究没能逆转这种刻板印象。
事实上,某种时候和尚们也在增添这种刻板印象,比如顾濯直至今日才在茶庵寺里听到所谓的‘真经’。
今日讲经的人就是茶庵寺的住持,讲的是一篇极其深奥的经文,换句话说,就是很有助眠效果的那种。
僧人们好生不解地看着自家住持,心想先前您讲解的那篇经文如此深奥,岂是不通佛经的外人所能真正领悟的,互相印证这四个字未免太过奇怪了些。
讲经堂内的不起眼角落里,无垢僧看着这一幕画面,眉头紧皱,面色难看。
这哪里是什么互相印证,分明是抱着顾濯开口后说错话,继而顺理成章为他纠错的意图。
如此落下顾濯颜面,既能让他在气势受挫,又在明面上直接占据着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名头,茶庵寺的名声完全能够借此真正鹊起。
事后旁人即便察觉到这其中的小手段,想来也无话可说。
然而住持的声音刚正严肃,咬字极为清晰。
在说到某些地方的时候,他的话音甚至给人一种钟声在心中骤然响起,迷雾尽数散去,几近开悟的恍然大悟感觉。
顾濯作为贵客缘故,蒲团被特意安排在最前方,直面茶庵寺住持,对此感受自然来得更为清楚。
只不过他的神色始终如常,仿佛钟鸣般的经声落入他的耳中,与山间的清泉流响没有任何区别。
半个时辰后,一道钟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