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备定往徐州救援。”于是刘备答应了前往救援,引着关羽,张飞,赵云,借助了北海孔融的军资援助,便跟着糜竺前往徐州。
长途跋涉,来到了徐州。见徐州城已经被曹操大军围得水泄不通,于禁为先锋,攻打着徐州城。刘备便立马让关羽和赵云两个人五千兵士,在孔融的帮助下,抵挡着曹操后军的进攻。而自己就和张飞率兵打击于禁。当然了,于禁打不过张飞,被张飞所打退。赵云和关羽则打退了典韦和夏侯兄弟的进攻。刘备军在赵云的协助下,大败曹军,得以进军徐州城。
陶谦亲自出府邸迎接刘备等人,并且拿出了徐州牌印,要把徐州让与刘备。说到:“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把刘备愕然,“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谦曰:“此老夫之实情也。”再三相让,玄德那里肯受。经糜竺等人再三劝阻,陶谦才暂且放弃这个打算,等着刘备解决徐州之围。
刘备问关,张,赵三人的意见,关,张二将主张与曹操战斗,而赵云则主张与曹操议和。原因有两个,一是徐州兵力和刘备的兵力加起来,还是与曹操的实力有所悬殊。二是因为刘备这样做,先礼后兵,给了曹操面子,而刘备也做到了以仁义为先的地步,能为刘备收买人心创造条件。于是刘备同意了赵云的主张,于是刘备修书一封,派遣赵云往曹营中议和。
曹营中
“这次多亏刘使君相助,否则北海危矣。这次子义功劳也不小啊,老夫人正等着子义呢。”
太史慈乃至孝之人,告别了孔太守和刘使君,便起身回家去了。
“承蒙太守看得起刘备,刘备岂能不来相助。……”
几个人的谈话一直延续着。
“太守,徐州城有人到此,请求见太守。”
曹操正在为被刘备初次打败而感到恼火,打算加重攻击,正与众军师和将士商议该如何进攻。忽闻刘备军营中有人前来议和,于是曹操下令斩杀来使。
“哦,让来使进来吧。”
这时谁也不知道是谁来访,只有深清历史的赵云清楚乃是徐州糜苎来了,想必是为徐州事情而来吧。而徐州这时出了什么事呢?
第六章——赵云平徐州,威名天下震
北海军政厅上来了一个人,正是徐州糜竺,为了被曹操围困的徐州而前往平原求助刘备的,不料在半路便听闻刘备已经起兵救助北海来了,便直奔北海而来。
待糜竺说明事情起因之后,其实原来就是曹操在濮阳立稳脚跟之后,便派人请自己的老父前往享福。却没料到路经徐州时,被陶谦所派的送行官,因财起歹心,便将曹操的老父曹嵩杀害。曹操一气之下,便起兵攻打徐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