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时,另外三位大儒听见动静也走了过来。依次上前查看了一遍,全都面现惊疑之色,不知道地毯上躺着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叶昊天向三人介绍道:“这就是我刚刚从九阴教手中救出来的春秋派大儒王献臣,奇怪的是他似乎进入了某种龟息状态,这种龟息功夫很可能是将气血、元神全都隐藏在心脏之中,因此才会出现只有左侧寸脉依然搏动的现象。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功夫。”
听说这人是大儒王献臣,朱璨和程守礼都紧张起来,生怕他有什么不测。只有孔修文面色却似乎轻松了一点儿。他又盯着王献臣看了半天,最后用十分佩服的口气道:“没想到啊!王先生不到六十岁就修成了亚圣第二重的境界!非常难得!老夫花了二十年的工夫才在前些天达到这一步。佩服,佩服啊!”说到这里,他望着迷惑不解的叶昊天道:“没事儿,王献臣正处于从亚圣第二重转化到第三重的关键时期,他这是在潜心修炼之中,千万不能打扰他,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了。”
闻言之下,朱璨和程守礼现出惊异的神色,都转过头来看着孔修文。
叶昊天听说王献臣没事,心里放下一块石头。当听到孔修文所说的“亚圣、第二重、第三重”的时候,他觉得好生奇怪,不由得问道:“请问师傅,什么是亚圣境界?儒家修行也分了很多不同的境界吗?”
叶昊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还魂阁飞去。眨眼之间落在阁门前,一脚踢碎厚达尺许的门板,人如一阵风飘了进去,瞬间找到侧卧在床人事不醒的王献臣,二话不说,抖手将其收入乾坤锦囊里。他由于曾经用龟镜仔细观察过,所以寻找王献臣变得异乎寻常的容易,也不用怀疑王献臣的真假。
这时周围呼啦一下围上来数十人,为首的正是苏家惨祸的罪魁祸首紫幽真君。另外,赤神真君和苍灵真君也随后赶过来。
叶昊天不敢动用开天九宝,怕伤了王府中无辜的下人,同时也不想让开天九宝出现在中原的消息传扬出去,于是双掌连连拍出,同时骤然祭起五、六把飞剑。当场就有十余人倒下,三位真君也踉踉跄跄退出七八步。
叶昊天纵身出了还魂阁,见围着的众人中没有高手,很想将他们一举除掉。可是抬头看时,见空中正有数十位妖人飞过来,特别是天边的一道黑云格外醒目,那云黑中带红,红得近乎成了紫色,显然是有功力极高的妖人正在赶过来。
他从《仙界手札》中知道,神仙足下的云彩都是自己修炼的元气化生出来的,所以其功力高低和佛心多少可以通过云彩的厚度和颜色的深浅看出来。佛心多的神仙心志高洁,所以会在脚下形成一朵白云,可以飞在高高的天空;佛心少的神仙则心志不纯,只能在脚下出现一朵有色的云彩,一般飞在比较低的空中。随着功力高低的不同,云彩的颜色也有不同。其中功力低的妖人一般驾黑云;稍高点儿的可以驾青云;再高点儿的驾黄云;一旦出现红云,说明妖人的功力很高,在神仙榜上一般居于万名之内;若是驾紫云,说明他们的功力已经到了五千名之内;而排行千名之内的神仙脚下的云彩会自动消失。正在飞来的妖人驾着红中带紫的云彩,功力很可能已经进入神仙榜八千名之内了。所以叶昊天不敢迟疑,腾空而起拼命向远方飞去。升在空中时,他顺势取出天际飞帆,飞速跳了进去,然后一挥船桨眨眼之间飞出数百里,把所有人都甩在了后面。回头看时,只有那道红云还在随后追来,不过也越追越远,盏茶工夫就不见了影子。
孔修文看着屋子里站着的众人,手扶长髯点点头道:“不错,儒家修行重在炼心、炼气和炼神,不但有浩然正气、浩然正神和气贯长虹的不同修炼阶段,还可以按照功力深浅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愚人、凡人、智人、贤人、亚圣和圣人。”
叶昊天听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接着问道:“儒家修行的不同层次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些层次是根据道德修养来划分的吗?”
孔修文目注房顶,似乎在回想什么,良久才缓缓说道:“道德修养只是儒家强调的一个方面。儒家修行的基础是炼心,然后是炼气,最后才是炼神。这三个方面可以同时修炼,不是像道家一样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严格分割开来。儒家修行层级划分的依据有四点,一是良心的感知程度,二是修炼后心脏纹理的致密程度,三是心中浩然正气的积累程度,四是心神的凝固程度。”
第四十一章巨痛狂悲经尽了,谁来拾当冰凉骨
叶昊天兜了老大一圈,看清后面没人跟着,才掉转船头向雁荡飞去。
飞帆很快到了雁荡。刚刚落在雁湖边,兰儿就从乾坤锦囊中飘了出来,双手虚托着王献臣,面现惊慌之色:“公子,你快看看,他好像没有呼吸了呢!”
叶昊天闻言吃了一惊,急忙接过王献臣,飞速来到自己存放易经相关书籍的玉室中,将王献臣放在厚厚的地毯上。定睛看时,王献臣双目紧闭,呼吸全无,仿佛早就死了,然而肌肤红润,面带微笑,又像是睡着了。
叶昊天心下不安,匆匆伸出右手探察王献臣的脉象。发现他六脉之中只有左侧的寸脉还有搏动,虽然良久才搏动一次,却沉缓有力,不像是气亏血竭的样子,反倒像是进入了龟息状态一般。可是那种龟息跟道家和佛家的龟息又有很大不同。因为道家的龟息一般会更深沉一些,脉搏也更加缓慢,甚至根本就摸不到,即使摸到也往往是尺脉。佛家龟息时则全然没有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