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叶昊天觉得有些好奇,因为他一路行来,见到的全是慈眉善目、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僧,只有眼前之人还肯伸拳踢腿活动筋骨,令人想起寺庙中努力修炼的武僧。
女菩萨解释道:“如果将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禅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病死;单从他的组成个部分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每时每刻都有不同。”
兰儿听后默然,想想也是,比如身上的毛发,每时每刻都可能有脱落,三万六千个毛孔,此时彼时各有不同。佛经讲得也算有道理,这世间确实很难找到永恒不变的东西。
第四重金山呈亮银色,好像是白金垒成的。守关的是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僧,讲的是“无我”。
老僧一面敲着木鱼,一面梵唱不绝。
叶昊天仔细倾听才大体明白他所讲的意思。
叶昊天连忙道:“谢师父传经,弟子可能住不了几天,只待目睹佛宗大会之后便要回去了,希望有缘还能再见。”
老僧十分惋惜的望了他们一眼,接着用类似迦垄说话的口吻道:“你们的修为虽然不错,只怕仍难抵达山颠。”
叶昊天也不明说,只是道:“待弟子试试看,实在不行也没有关系。”言讫告辞而去。
第二重金山色成玄墨,似乎是玄铁铸成。守关的是一个胖大的中年和尚,讲的经文是“空”的含义,以及佛家为何叫做空门。
胖和尚讲得口水四溅:“要想出去烦恼,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时间的万物无一不是暂时由各种不同的因素集合而成的幻像。这些幻象使你感觉道事物的存在,其实存在的只是因素,因素在变,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至于对称心的事物起贪心,对不满的事物起怨恨了。佛家所讲的‘空’字,并不是一切都没有的意思,而是要你在努力促成其事之后,不要把它摆在心里,那是去除烦恼的最好方法。”
那是说,人类的烦恼之所以多于牲畜,是因为人的自我观念比牲畜强。自我的观念带来自私的行为,凡是遇到和这自私的行为相抵触的事物,便会引起烦恼。构成自我观念的基本因素首先是我们的肉体,再渐渐的向外扩张,有了我的财产、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事业、我的权势等等。人们为了维护这些“我”及“我的”观念,努力奋斗,也为此而招致烦恼。其实,当你感到痛苦而无法解决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态度,试着想想“无我”。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的事物,包括每一个人的身心在内,无一不是由因缘促成的幻象,根本找不到‘我’的观念可在何处生根,所以是‘无我’。”
叶昊天听得频频点头,心中却在想:“无我的境界太高,很少有人达到。按照中庸的观点,正常人都有自我观念。可是有些人的自我观念实在太强了,强大到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程度,那就脱离常人进入魔界了。”
第六重金山由纯净的青金石构成,色呈紫蓝,一眼看去极其美丽,惹得兰儿非要在上山的小径上休憩良久才恋恋不舍的继续往前走。
距离山口还有好远,两人惊奇的发现庙前空旷之处立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和尚。和尚左手上举,掉头左视,右手下落,贴于腰眼,摆出的似乎是易筋经中摘星换斗的架势。
走近看时,只见那和尚年约五旬,脸上棱角分明,双目放出咄咄精光,一身肌肉很是结实。
叶昊天和兰儿听得维维称是,反正不管怎样都要听满一个时辰。
第三重金山色成紫红,好像是紫金铸就的一般。守关的是一个年长的女菩萨,讲的经文则是什么叫“无常”。
所谓无常,是指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事物的现象是暂时的各种因素的聚和散地活动。佛家说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就有六十刹那。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
女菩萨很喜欢兰儿,讲经的时候一个劲的问她有没有听懂。如果不懂就重新再来。
兰儿不敢让她在讲一遍,只好点头说大体懂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普通人的寿命至少有几十年,怎么是刹那生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