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好。”寇准走到跟前,深深一揖说道:“臣寇准给八王千岁见礼。”方要下拜,八王千岁赶紧伸手相搀:“寇卿免礼,早听说你寇准,善断疑难,此番潘、杨的官司审问如何,全在你一人身上。”
王延龄一听,心想这位也算得一个“强项令”也:“寇准哪!方才皇上最后说的那句话,要你一碗水端平,可是弦外有音哪!”
“不就是让我秉公而断吗?”寇准未加思索。
“非也。潘仁美乃是圣上的岳父,国丈太师,万岁让你一碗水端平,其实是让你关照潘国丈。”
寇准说:“噢!就是让我把这碗水往他这边歪歪着点儿!”
“对啦!”
“臣在。”
“审问潘、杨,可要秉公而断,一碗水端平啊!”
“臣知道了。”
“好,国事理毕,卷帘散朝。”
太宗退殿。满朝文武大臣顺金街玉路往殿下走去。
“我这个人是个怪脾气,谁越托人情,我对谁越严审,学生为官,六亲不认。”
王延龄暗想:寇准还没改那个刚直不阿的秉性。
两个人边说边走,王延龄忽然看见八王千岁赵德芳正在前边和几位大臣谈话,他赶紧告诉寇准:“寇准哪!前边抱金锏的人就是八王千岁,你要审理的杨延昭是他的御妹丈,他是太祖之子,当今皇帝的御侄,知道吗?”
“早有耳闻。”
“快过去见礼。”
寇准在朝中并无熟人,就认识一位——丞相王延龄。因为当年王延龄做过寇准的主考官。
寇准和王延龄见面寒暄之后,王延龄压低了声音跟寇准说:“寇准哪!这个案子可不好问哪!”
“学生知道。”
“此案问好,可以飞黄腾达,问不好,可致家破人亡啊!”
寇准说:“这我早准备好了,从霞谷县一来后事就安排了,来了就没想活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