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九章
茶斋道:“有了此书,便有了破敌之法。我用上撒豆成兵的法术,再结下一座锁妖迷阵,定然可保全这全城上下的性命。”看杨起喜形于色,便道:“我这就去助红鼠长老与那天蝠援兵一臂之力,你们在此好生看护小主公,但凡情形不妙,即刻躲藏起来才是。”也不待他三人回答,辞了青衣,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秦缨心有惊疑,便道:“他不会带着这兵书先去逃难了吧?竟然自作主张,叫我们留下照看一个小孩儿,却又是一个大大的麻烦人物。”杨起看青衣脸色未变,继而低头不语,忖道:“他此刻正是敏感伤心之际,对他说话还得小心一些才对。”心念一动,大声道:“若是以后要成就伟业,便应该受些苦楚修炼。若是不能劳筋苦志,又怎样可谓担当大人之人?”
黄松连连叫好,青衣眼睛一亮,若有所思。秦缨本就聪明,既听出了杨起的话外之音,不由吐吐舌头,暗自提醒,反去青衣的身旁好一番寒喧关切。
忽听得外面一身巨响,全城中人无不骇人失色。便有人奔走相告,大声道:“不好了,蚁州庄的寒山大帅已与铁额将军合兵一处,眼看又要攻打过来了。”另有数人道:“他们的飞蚁三军也悉数在城外集结,只怕交起手来,天蝠援兵未必就能占得上风。”
杨起惊道:“原来如此,这红鼠长老不肯招兵买马,依旧安守臣下之道,结果反被蚁州庄欺压。”心中不免疑窦丛生,暗道:“这般看来他也是个仁义之人,当是慈悲为怀才是。为何茶斋偏偏说道他会固守圣水而不予外施,非要叫我们过来盗取巧夺?”
再看蝠兵飞得近了,扔下许多的石头铁棘,砸得众蚁兵四处奔逃,不由拍掌叫好,大是开心畅怀。铁额将军引着蚁虎兽往后退去,见本部军马不能抵挡,神情大是紧张,略一沉吟,便传令鸣金收兵,后退十里下寨。蝠兵将领落在城头与红鼠长老见礼不提。
茶斋喜道:“红鼠长老最是爱好干净,不时他便会派人出来收拾战场,你我大家便扮作他们的模样混将进去。”果然看见后门大开,奔出许多的劳役。秦缨皱眉道:“难不成要我们扮成老鼠不是。”
茶斋看她神情颇为勉强,笑道:“你看他们个个带着蒙纱斗笠,我们也只要依样画瓢便是了,不用那般大费周章。”变了四顶斗笠出来,遮住面目。杨起再回头观看,那黄狸仙人不知何时已失去了踪影。四人走进城门,果然无人前来盘问,一路进到内城甚是顺利。
几人来到宝象镜阁,此处正是红鼠长老的居住之地,有着几个鼠仆在门口看守。正在打量迟疑间,听见有人大声叫道:“天蝠远的贵客来此助战,大人吩咐快快准备好伙食好生款待,千万不可怠慢了。”传完话语便扬马策鞭而去。
青衣跑到井边观看,默念有词,急道:“这几十人都是由蚁兵变化而成的奸细,混到了城里扰乱民心,图谋此地意志土崩瓦解,不攻自破。”杨起三人看他神色肃然,不似玩笑,心中未免有些忐忑。
青衣道:“那茶斋真去相助红鼠长老了么?你们既然是他的朋友,便该出去将这些奸细捉住。”秦缨道:“这便是孩子话了,他们人数众多,我们如何能够捉得?”青衣冷哼一声,扭过头去,不再搭理他们。
茶斋喜道:“这可好办了。”引着杨起三人径直往里走去,看见有人来栏,便道:“奉长老之命,来取些果盏回去招待客人。”又呼喝杨起三人速速进去找些新鲜的瓜果菜蔬。守卫看茶斋昂首睥睨,气度不凡,一时不敢阻挡,待回过神来,看他四人皆已没入阁院之中,也不好再去盘问搜寻。
茶斋似乎对宝象镜阁颇为熟悉,在前面东绕西弯,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水井之旁。水井之上建有青瓦小檐,刮着一个小小的牌匾,书道“玄妙洞深”四个篆体。茶斋道:“这便是那玄妙水井了,将井水抹在《鬼谷仙桥兵书》之上,便即刻现出字迹。里面有许多排兵布阵之法,用于军事,何愁七郎祠的恶鬼不灭?”杨起摇出一桶井水,四处寻找抹布涂抹。
茶斋笑道:“何必这样麻烦?此书非同寻常,便是在水中泡上个一年半载也不会腐烂的。”将兵书扔到桶里,再拿出时轻轻甩将几下,便将页上的水珠尽皆弹去,原本空无一字的书册之上顿时映出了许多的字迹,便是一本有字天书了。
忽听见有人叹道:“纵然求得天书,却不能用来除贼安民,还要它何用?”杨起大惊,慌忙转过身来,见后面石凳之上不知何时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眉清目秀,却脸有愁容。
茶斋躬身道:“小主公,此时虽有天蝠援军助阵,但外围依旧落于蚁兵之手。情势动荡之下,实在不该在外抛头露面的。”青衣道:“若是城破,我躲在哪里都避不开蚁州庄的搜索。既然迟早要死在风雨大士的手中,不若自由之时出来透透气,晒晒这小日太阳,倒也惬意。”秦缨暗暗称奇,心道:“此孩童年纪虽幼,却如同大人一般说话,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幼稚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