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王妃怒道:“前面多少御医大夫看诊,也未曾看见一个似你这般罗嗦唠叨的。”撩开罗帐便要喝斥,却见着青衣微笑而视,不禁讶然,颤声道:“你……你是神医?只是这年岁……”
话未说完,一只手已被王爷拉住,轻声道:“夫人,你稍安勿躁,这几人看来确实是有一些能耐的。且依照他们的吩咐,若是救不得王儿,便将这怠慢之罪一并算上,也不用押入大牢等待流放双峰山,直接押将出去斩首就是了。”祁恬脸色一变,默不作声,那黄松却是惊得魂飞魄散,暗暗叫苦不迭,忖道:“此番好强,只怕却将一条大好的性命陪上了。”
青衣看婢女进来,便唤黄松接过铜盆,将清水小心翼翼地贯入疗伤圣袋之中。黄松见彼此贴合得近了,偷偷使将眼色,低声道:“可有把握?”
青衣淡然道:“不碍事。”看袋中蓄水已满了一半,封住袋口,上下晃动摇摆。杨起心道:“我从未看过这袋子的奇妙,此番好好见识一番才是。”再也按捺不住,看青衣正撩开罗帐进去,便束紧那隐身披风,乘隙随入,悄悄立于床畔。
青衣似有察觉,左右观看,终究不能觅得杨起的踪迹,便俯身察验小世子的伤势,一番打量,用那袋中之水清洗。水滴所过之处,顿时淤血清散、破损弥合,看得杨起连连点头夸赞。
里面坐着一个冕冠黄袍之人,前胸绣着一条金灿灿的五爪鳞龙,执象牙玉笏,上有九锡刻纹以示与臣下折笏的不同,下摆衣襟排排千针波涛,一轮红日之下,彩云翻滚,昭然一幅二龙戏珠图。
杨起忖道:“这身王袍固然威严,但郡王爷面容消瘦,双目无神,竟是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帝王风范,实在是可惜。”
见里间一张大床,以轻纱罗帐覆盖,里面隐约可见得两个人影,一坐一卧。坐者身形婀娜,举手投足间俱是摇曳多姿,卧者体量微小,如同青衣一般。杨起心道:“这想必就是那小世子和照顾他的王妃了。”
黄松三人方要拜见,却被那郡王爷喝止,沉声道:“你们先去替吾儿医病,若是能看出一个究竟,再来叩拜不迟。若是与江湖庸医无异,便是磕上无数响头,依旧难逃牢狱之灾。”
黄松闻言浑身一颤,暗道:“好厉害的王爷,只是这说话的气势,便已教人不敢昂面瞻仰。”
第十三章鬼域残城(7)
郡王爷与王妃看他不多时便已出来,紧忙迎将上去,急切问道:“可曾治好了?”青衣道:“外伤治好了,可是体内的鬼气一时还出不来。我再开两张方子,先去抓药煎服,可保得一时清明。过得几日,若是再无鬼气袭扰,自然便能安康。”
王爷喜道:“先是许多大夫便已说道吾儿中邪,邪气外溢,便连寻常的跌打伤口也不能愈合。这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你们就能将外患治好,果真是绝世的三位名医。”
祁恬大是奇怪,喃喃道:“不就是骑马摔伤了么?为何这许多的名医俱是束手无策,莫非正被鬼气侵袭了不成。”声音低伏,却不敢教王爷听见。
青衣不慌不忙,果然不再叩拜,径直往那罗帐走去,道:“既是安心诊脉,清静无扰方是第一要务,还请王妃稍事回避。”黄松一惊,心中苦道:“他们非同寻常,俱是手握生杀大权,稍有违逆,便能取人性命。你思量一下厉害,说话便不能小心谨慎些么?”
郡王爷也是愕然,犹自惊道:“只是你一个小娃娃进去么?”看青衣胸有成竹之态,若有所悟,低声道:“是了,他们自称神医,揭了我的求医王榜,自然是有医天的本领。我儿病恙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轻微之疾,不消大人出马,只要一个七八岁的幼童便能诊治。”脸上不觉有欢喜之色。
杨起坐于一旁,听得真真切切,暗暗笑道:“这王爷却在胡乱猜测了,不过是他三人里,也只有青衣懂得医理病治罢了。”
那王妃冷笑道:“好大的架子!你只管进来,我不说话就是了。”青衣正色道:“你即便是不说话,那呼吸却是禁憋不得的。若是与世子的脉息相混,搅和了我的视听,那诊断出了差池,又因此误开了药方,岂非是大大的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