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那祁恬与青衣一追一赶、尽情嬉闹玩耍,也不知跑了多远的路程,眼见得身旁的雪树更为浓密,枝丫横打竖挡、盘根磕绊坎坷,方才歇下脚步,气喘吁吁不已。回头观望,早已将杨起、黄松撇开目视耳闻之外,不能呼喝招呼。
青衣怔然道:“我们跑得远了,不妨折回去慢慢会合。”
祁恬不以为然,轻声道:“他们也不是三四年懵懂的稚齿、五六岁昏噩的幼童,偌大的一片冰雪世界,还怕因此迭失方向、迷路惊惶不成?”灵光一闪,拍掌笑道:“这便与那捉迷藏一般,许久不玩了,索性今日尽兴一番。稍时倘若他们依旧笨拙,不能找来,你我再爬上树顶大声呼喝不迟,其时曝露了身形,自然就能碰面的。”
青衣选着一棵雪树依靠坐下,触背所及,虽是清凉透彻,却无寒阴蚀骨之感,不觉暗暗称奇。他左右手分展而垂,抚于地面,尽皆摸到异物,拾起观看,却是左手雪石,右手晶魄,笑道:“苦苦寻觅,不若无意求得。”将二者揣入怀中,小心放好。
祁恬叹道:“奔来逐去,始终没有大趣,是了,这雪花是云间美物,落俗入凡,为何都是六片之形?”
言罢,见黄松脸色一变,先前气势陡然消灭了几分,心中会意,不觉笑道:“这里所谓的无法无天,与那秩序混乱、暴戾凶横等邪恶云云大是不同,却是三界的一道禁令,约束天上地下的无数神仙,都需对女娲遗迹存有无限敬仰之心,但凡来得这里,尽皆与凡人无二,断然不可使将法术罢了。”
祁恬附和道:“因此忠州被风婆忘却、龙王漠视、雷神规避,一年到头气候不变。后神魔之战,又误得地寒之气,只能以冰雪连天的风景展示于世。”言罢叮嘱杨起扯下风帆,缓缓落地,举目所望,不见莽莽万里雪飘,但识巍巍千仞冰封。平原之上,银树重重,粉雕玉琢,既有自然姿态,又似人工刻磨,也不知是天生所成,还是造化铸就。
众人讶然不已,黄松却已是焦灼不安,喃喃道:“这地方如此广大,哪里去寻雪石?”杨起忖道:“寻获雪石不过其次,只怕穷觅晶魄,从此大敛财富,才是最终的心思所想。”听祁恬道:“雪石与那晶魄一般,都只在冰树根梢之处显现,所以又叫做石蘑菇和晶蘑菇。”携着青衣,轻轻拨开树枝,便往里面走去。
杨起方要举足,怀中似有震颤,掏出干莫小匕观看,见其上流紫溢然、波动眩目,不觉大是诧异,暗道:“莫非此地还有什么妖魔鬼怪不成?”
越往里走,光茫更是黯淡,继而轻微一闪,再无任何异样,更是震愕不已,忖道:“雪林之中倒也安泰无恙,为何外面却要传讯示警?”百思不得其解,又恐恫吓了旁众,于是小心戒备提防,却也不曾说将道疑。
青衣道:“汉代刘熙于《释名》之中,曾用阴阳之术作过释意,道‘凡花五出,雪花六出,阴之成数也’。以为雪花性阴寒冷,但颇为含蓄,无显要昭然之炫耀,‘六’是细阴之数,‘九’为大阴之数,所以就是六片了。
黄松尾随其后,自有一番忖度,暗自喜道:“我拖延一些,也免得你们以为我急切寻财,到时又是一番嘲弄揶揄。”
林中晶莹缤纷,闪烁间如群星璀璨,眩而不晕,枝叶摇曳,落雪如轻纱曼舞,自有美妙婀娜。一呼一吸,似醉饮琼浆,不知岁月几何,一吐一纳,是银河慕怀,不识春秋数载,果真是人间仙境、红尘福地,更胜这天阙瑶池无数,敢教那九天化外折腰。
祁恬促狭心起,弯腰拾起一捧白雪,照着青衣颈脖贯下,美其名曰“醍醐祈神”,胡诌道来年好远红火。青衣虽是稳重淡然,终究不过八九孩童,反以泼冰掷团相迎,叫嚷“轻雪洁身”,可免污秽邪恶入侵,彼此嬉闹不止,便往树林深处奔去。杨起忖道:“此地若有怪异,还是相聚莫散为妙。”
见黄松低头觑探张望,便一扯他的袍袖,笑道:“此地雪林边缘,哪里会有什么雪石、晶魄?它们既然号称石蘑菇与晶蘑菇,自然也是与平菇一般,在那密林深处,才能繁盛成长?”黄松无可奈何,随他一路跑去,初时尚能看见青衣与祁恬的身影,又被那树枝隔三岔五地阻隔遮掩,渐渐不见她二人的痕迹。
杨起苦道:“千万谨慎,还是失散。”追踪雪地脚印,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待转过一棵巨大的雪树,大小足迹蓦然凭空消没,不觉大惊失色,四处逡目,八方巡望,却是没有屑末的异常。二人心惊肉跳,急忙放声呼喊,但回声袭袭,寒意甚然,哪里能够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