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却听得后面有人冷笑一声,哼道:“你们若是老实一些,再过得一两个时辰,我自然便会放你们下来,皮肉不伤、筋骨不损。现在要他几个小娃娃帮忙么?也罢,待我收拾了他们之后,重新要将你们吊缚就是了,此番定然要捱得三天三夜,再垂悯慈悲不迟。”
声音低沉沙哑,粗旷开拓,似有些许霸王气势,果与绑架青衣之人说话不同。杨起大是愕然,暗道:“这莫非就是梼杌不成?”
竹剑大圣闻得恐吓,便是鸠酒在前、锋锐当逼,哪里再敢抗逆?额头冷汗涔涔,成珠成流,慌忙道:“你们切莫将这绳索解开,一切自有白骨老爷作主。”
杨起不愿退下,竟将红衣小猴唬得青筋暴出,哇哇怪叫,急道:“此刻你便三分好意、七分慈悲,休要再多管闲事,稍有差池,不及应付,反倒要误了我的一条卿卿性命。”挤眉弄眼,鼓腮擤鼻,目中俱是一片哀求悲凄之色。
那木剑大圣和石剑大圣也是没有主意之人,见结义大哥如此,心中更是惊惧不定,唯恐灾祸加身,落入苦海,也纷纷响应附和,齐声道:“快些退后,快些退后,惹恼了白骨老爷,却要我等担待罪责,委实不甚厚道。”
杨起暗暗乍舌,心道:“此人自号大将军,却胆小谨慎之极,除了逞将三寸口舌之能、辩驳莲花以外,也未曾看见一丝一毫的轻举妄动。”
灵光一闪,再生一念,忖道:“如此说来,便叫人奇怪了!想那梼杌本是帝王颛顼之子,自幼睥睨桀骜,不甘人下忍让,死后修炼成妖怪,脾性自然更是暴戾凶狠,又如何会有这等的按捺秉性?不过挟持人质,呱噪得半日,竟不敢当面诘难打斗。”
心念如是,不觉凝神静息、聚精会神,竭力倾听四方八位的种种动静,如鸟鸣兽走,或是虫爬蛐蛰,悉数入耳辨识,稍时若有所得,张望一通,轻轻指点前面的一处文史纹画的墙壁。
祁恬定睛看去,上面画得一幅孔夫子坐车扶牛、七十二弟子拢袖相随的列国游学图,愕然一怔,再看杨起提醒示意,心中会意,细细打量之下,果见壁画的牛眼无神,竟是两个空洞窟窿,倘若墙壁之后有人窥探,正可借此一览无余,衡量究竟,不禁失声讶然,连连顿足道:“难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原来是躲匿在这墙壁的后面。此刻销声匿迹,莫非不知不觉之间,已然走远?”
三人惦念青衣的安危,彼此提携呼喝,小心照应,慌忙就要追赶,绕开得几步,便在那一根柱子后面寻觅得一扇朱漆扣环的小门,状若柴扉,斑驳渗漏,其户枢已然锈蚀,门锁断裂累累,一脚便能轻易踹开。
杨起道:“你我也不知里面是怎样的一番动静,大伙儿都要小心一些。”展匕成剑,护在祁恬身前。祁恬嫣然一笑,道:“你也要谨慎一些。”回头嘱咐黄松,道:“你没有习得什么法术,莫说进去降妖除魔,就是保全自身也难。不妨就留在门外等候消息,倘若我二人不敌,终究还是逃窜了出来,你便将迷目粉洒出伺候,以为接应如何?”
黄松只是不肯,执拗跟去,道:“青衣逢此大难,我哪里能够在此安心静候?你们莫要阻拦。”听得杨起二提接应之言,便道:“假如妖怪法力高强,便是这迷目粉也无济于事。”
杨起与祁恬不觉面面相觑,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应允,道:“你眼看情形不妙,自己便想着法子逃跑,莫要全然指望我二人。”口头协议既定,便齐齐呐喊一声,踹开小门,依次鱼贯而入,闯将进庙堂之内室深殿。
依着一般太学庙堂的规矩,里面正中台座,高半丈,垒白石,尽皆塑立孔子全身神像才是。三人站于台前,看得眼前的景象,却是惊愕得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原来台座之上空空如也,却在正上方的横梁之间,戳穿三个小孔,以粗状麻绳贯洞其间,垂吊反绑着三只小猴,正是先前急匆匆推着独轮车,急忙赶来伺候白骨将军的“二桃”、“三圣”。
麻绳环绕多圈,便如桑蚕结茧一般,几乎将整个的身子束缚得密密麻麻,颇为滑稽。它们看得杨起一众,不由哭丧着脸庞,哀求道:“你们少看热闹,还不快些将我们解脱下来么?如此扎实用力的捆绑,身子早已涩痹不已,再过得片刻,便要活活累死了。”急忙催促三人上前帮忙。